牡丹悲雨夜西风,独对栏杆恨几重。
玉骨不曾离月外,香魂疑是绕花中。
千娇万态羞无分,暮落朝开更不同。
人世年光真可惜,牡丹悲雨夜西风。
牡丹悲雨夜西风,独对栏杆恨几重。
玉骨不曾离月外,香魂疑是绕花中。
千娇万态羞无分,暮落朝开更不同。
人世年光真可惜,牡丹悲雨夜西风。
这首诗以牡丹为题,描绘了雨夜西风中牡丹的凄美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首句“牡丹悲雨夜西风”,直接点明了牡丹所处的环境,雨夜西风,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牡丹似乎在为这恶劣的天气而感到悲伤。接着,“独对栏杆恨几重”一句,将牡丹拟人化,它独自面对栏杆,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这里的“恨”字,不仅指牡丹对环境的不满,也暗含了诗人对牡丹命运的同情。
“玉骨不曾离月外,香魂疑是绕花中”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想象的手法,将牡丹比作拥有玉骨的美人,她的香气仿佛环绕在花丛之中,既表现了牡丹的高洁与美丽,也暗示了它的香气持久不散,令人回味无穷。
“千娇万态羞无分,暮落朝开更不同”则进一步描绘了牡丹的多姿多彩,无论是傍晚的凋零还是清晨的绽放,都展现出了不同的魅力,这种变化让诗人不禁感叹,即使是如此美丽的花朵,也无法逃脱岁月的无情。
最后,“人世年光真可惜,牡丹悲雨夜西风”两句,诗人将情感升华到了对整个人生的感慨上,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牡丹在雨夜西风中的悲凉,不仅仅是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牡丹在特定环境下的独特美感,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昨朝景气如暑天,僮仆流汗衣裘单。
安知向晚暴风作,一变阳春成大寒。
此时结友寻名山,伶俜徒步水石间。
棘刺罥衣行路难,枯藤寿柏同攀援。
惊沙击眼百箭攒,时得闭烁窥林峦。
景仁年长力更孱,牵衣执手幸不颠。
仍闻旁谷有伏虎,赖得与君俱早还。
太华指商于,中间百里馀。
稍行山驿远,渐与世尘疏。
楚塞参差接,秦民错杂居。
惜哉非綮肯,不足试投虚。
辘轳百尺汲无水,映日四山云不起。
朱轓浪说劝农桑,衣食何从可甘美。
祷而得雨不苦旱,窃疑此殆偶然尔。
夜半潺潺檐溜鸣,孤枕梦回心失喜。
儿童挽犊妇饷馌,袯襫耕夫亦勤止。
鼠迹印我榻上书,蛛丝罥我壁间麈。
抖擞胸中三斗尘,强欲吟哦无好语。
请公酌酒更挥毫,快写珠玑歌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