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见千山面。晚晴初、蝉声未了,鸟声尤远。
知道仙人丹灶在,尚有陈灰犹暖。
但只恐、松枯石烂。
笑问年华应不换,又如何、洞里笙箫断。
还念我,去归晚。千岩万壑猿啼遍。
一思量、一回懊恨,一回泪眼。
岂是自家无仙骨,尚被红尘牵绊。
要分此、烟霞一半。
当日朱仙和葛老,更老黄、亦合同萧散。
上帝近,永容懒。
醉见千山面。晚晴初、蝉声未了,鸟声尤远。
知道仙人丹灶在,尚有陈灰犹暖。
但只恐、松枯石烂。
笑问年华应不换,又如何、洞里笙箫断。
还念我,去归晚。千岩万壑猿啼遍。
一思量、一回懊恨,一回泪眼。
岂是自家无仙骨,尚被红尘牵绊。
要分此、烟霞一半。
当日朱仙和葛老,更老黄、亦合同萧散。
上帝近,永容懒。
这首《贺新郎·其九·罗浮作》是宋代道士葛长庚的作品,他以醉中游历罗浮山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与现实生活的感慨。词的上片通过醉眼看山,描绘出傍晚时分蝉鸣鸟叫的宁静画面,暗示着仙人的丹灶虽在,但岁月流转,丹砂或许已不再温暖。词人担忧自己如松枯石烂般无法留住青春,不禁询问岁月是否真的不会改变。
下片转而抒发词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虽然渴望成仙,却被尘世的牵绊所困,感叹自己未能摆脱红尘。他希望能分享哪怕一半的烟霞之乐,以此寄寓对超脱俗世的渴望。最后,词人提到朱仙、葛老等传说中的仙人,他们与黄帝一同逍遥,流露出对神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闲逸生活的追求。
整首词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展现了词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体现了道教思想对他的影响。
季伦珊瑚光夺目,元载胡椒高柱屋。
潜庵纸上一枝梅,富比王侯誇不足。
此花清绝更无伦,和粉磨丹吾所嗔。
向来华光最入神,幻出西湖烟雨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