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遍华颠,真成私自怜。
身慵宁复事,秋早不依年。
作吏惟思隐,从僧寖悟禅。
支离果如此,只称据梧眠。
秋色遍华颠,真成私自怜。
身慵宁复事,秋早不依年。
作吏惟思隐,从僧寖悟禅。
支离果如此,只称据梧眠。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感慨和个人情感的低落。"秋色遍华颠,真成私自怜"描绘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秋天景象,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哀。
"身慵宁复事,秋早不依年"则表明了诗人对于身体力不从心、不愿再涉世事的消极态度,以及对时光飞逝无情的感叹。这里的“秋早”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作吏惟思隐,从僧寖悟禅"显示了诗人在担任官职时,内心渴望逃离尘世寻求精神寄托,通过佛教禅修来获得心灵的平静。这里的“从僧”表明诗人受到佛学影响,尤其是在个人情感和精神层面上。
"支离果如此,只称据梧眠"则是一种无奈的情绪流露,诗人感到人生就如同支离破碎的果实,没有完整和圆满可言。最后“只称据梧眠”则是对现状的一种接受与放弃,希望能够在孤寂中找到一份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抒写,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复杂的心路。
高轩聊自娱,俯仰称幽居。
世道有兴废,人心随卷舒。
圆机应有此,胶柱合何如。
愧匪许询辈,时来问满虚。
万里起青烟,旌旗若涌泉。
国家开气数,陵谷见推迁。
避难浑无地,偷生赖有天。
夜来闻大母,已自纳降笺。
古人肉食无远谋,腰钱骑鹤上扬州。
春风十里珠帘捲,但看竹西歌吹楼。
天朝选用诗书帅,上策公言须自治。
屏翰坚持保障功,江淮益壮金汤势。
北骑不敢纵南牧,关寒烟迷芳草绿。
健儿歌舞乐升平,一曲梅花细柳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