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地烽烟奈若何?四夷无事辄生波。
一波未息一波起,待旦难忘不枕戈。
边地烽烟奈若何?四夷无事辄生波。
一波未息一波起,待旦难忘不枕戈。
这首诗以边地烽烟为引子,深刻揭示了时局动荡、战乱频仍的社会现实。诗人通过“四夷无事辄生波”一句,形象地描绘出即使在看似平静的时期,边境也常常因各种原因引发冲突,暗示了国家边防的脆弱与不稳定。
“一波未息一波起”,生动地展现了战乱的连绵不断,仿佛前一个危机刚刚平息,新的危机又接踵而至,形成一种循环往复的恶性循环。这种描述不仅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频繁,也体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切忧虑。
“待旦难忘不枕戈”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担忧和对和平的渴望。这句话意味着诗人即使在夜晚也无法安然入眠,心中始终挂念着国家的安全,时刻准备着应对可能的危机。这种情感的强烈表达,展现了诗人作为知识分子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责任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深刻反映了清末至近现代初中国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以及知识分子对于国家和平与安全的深切忧虑和渴望。它不仅是对历史的记录,也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反思。
文韬武略擅时英,亲奉除书下玉京。
黄阁才华新黼黻,锦衣人物旧簪缨。
登坛虎卫承恩蚤,射策龙门锡命荣。
两浙风尘行处息,九重日月望中明。
雄驱欲问云中骑,保障偏临海上城。
横槊吟成朝戏马,运筹奇出夜谈兵。
回天空有潼关梦,报主无由朔漠行。
欲问辕门歌吉甫,愿陈威德济苍生。
秋风吹云秋雨晴,群山涤翠群峰明。
天光下际泽气隐,一碧万仞青螺横。
山高石峻无蘼草,桂馆兰房净如扫。
振谷天球练瀑飞,障林霜锦丹枫绕。
采蘋谁汎小兰舟,急水回塘不自由。
云端笙鹤来何晚,涧底荆薪人白头。
君住盘阳古庙湾,缙居西郭虎丘山。
声迹远去无十里,髫龀即与相往还。
君尝筮仕居清职,我后例迁来上国。
家山别去同几秋,临风神□长相忆。
今年缙得省慈闱,君丁内艰回故扉。
正喜重逢在乡里,那堪起复上京畿。
殷勤饯别闾门外,花时津亭春似海。
清樽良会冬有期,白发故人能几在。
明日簪缨列早朝,丹墀拜舞听萧韶。
会□暂脱班衣亟,□拟来寻白下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