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度入岭南,幼过始兴,晚出蓝关,此行当中岁之交,驱鳄文章犹在后;
数峰对江上,登贤令山,访同冠峡,我欲起功曹而问,叉鱼诗句殆其时。
三度入岭南,幼过始兴,晚出蓝关,此行当中岁之交,驱鳄文章犹在后;
数峰对江上,登贤令山,访同冠峡,我欲起功曹而问,叉鱼诗句殆其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徐琪三次南行至岭南的旅程,从幼年经过始兴,到晚年路过蓝关,再到岁末之际的这次行程。诗中提到的“驱鳄文章”可能是指他在岭南地区与鳄鱼斗争的故事,以及他留下的文字记载。通过“数峰对江上”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
接着,诗人前往阳山县的昌黎钓台,这里曾是唐代文学家韩愈被贬谪之地,也是他钓鱼作诗的地方。诗人在这里不仅登上了贤令山,还探访了同冠峡,表达了他对历史人物和自然景观的深厚情感。最后,诗人以“我欲起功曹而问,叉鱼诗句殆其时”结束,表达了自己想要向韩愈询问关于叉鱼诗句的创作时间,流露出对韩愈及其作品的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自身的旅行经历和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文学传统的崇敬。
淮山隐隐。
千里云峰千里恨。
淮水悠悠。
万顷烟波万顷愁。
山长水远。
遮住行人东望眼。
恨旧愁新。
有泪无言对晚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