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幻公》
《送幻公》全文
明 / 李云龙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放杯南海去,秋水照袈裟。

红蓼溪桥晚,青枫江路斜。

望灯寻水寺,乞食向渔家。

彼岸行应达,慈航望转赊。

灯悬华顶月,衲补赤城霞。

为问北宗学,今开第几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僧人幻公远离尘嚣,放杯于南海,以秋水映照袈裟,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淡泊。诗人通过“红蓼溪桥晚,青枫江路斜”这样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悠远而静谧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世的境界。

接着,“望灯寻水寺,乞食向渔家”两句,展现了幻公的生活状态,他不拘泥于固定的寺庙,而是随缘而行,寻找水边的寺庙,向渔民乞食,生活简朴而自在。这种生活方式体现了佛教中“随缘而行”的精神,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彼岸行应达,慈航望转赊”则表达了对幻公修行之路的赞美与期待,暗示其修行终将到达彼岸,达到心灵的解脱。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幻公慈悲心肠的敬仰之情。

“灯悬华顶月,衲补赤城霞”描绘了幻公修行环境的美丽与祥和,月光下的灯塔与山间的霞光相互辉映,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庄严的氛围,象征着修行者内心的光明与希望。

最后,“为问北宗学,今开第几花”以提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幻公所修之法的赞叹与好奇,同时也暗含了对佛法传承与发展的关注,期待幻公所传之法能如花开般繁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幻公修行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佛教精神中的超脱、自由、慈悲与希望,以及对佛法传承的期待与赞美。

作者介绍

李云龙
朝代:明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猜你喜欢

叠旧岁中秋帖子韵并令梁诗正蒋溥和之·其二

嫦娥还守一轮光,彷佛风吹桂子香。

今夕三条银烛下,万人昂首眄云匡。

(0)

沈家村

前岁沈家村,他处歉秋此较好。

今岁沈家村,却同他处登万宝。

安得遍海宇,皆似沈家村。

旱暵可戽涝可泄,五谷常穫孳鸡豚。

村内老翁抱其孙,怃然独不喜,蹙眉相与言。

三时勤农实已惫,远近俱收向谁卖。

(0)

秋日恭奉皇太后巡行塞外晓发圆明园即景成什·其二

塞堞倚层峦,遥遥云际看。

整辎尘净路,策马潦收滩。

缨犬思驰足,韝鹰欲奋翰。

时巡古有制,讵是重游盘。

(0)

金风下阊阖,峭爽澄空宇。

回眸睇碧虚,徂云无一缕。

迎来满意秋,饯却殢人暑。

应观筑圃场,即听发砧杵。

挥毫觉异前,潇洒增如许。

(0)

题曹夔音山水十二帧·其四秋江渔隐

芦荻萧萧霜叶新,阖闾静对水涟沦。

依然石室磻溪侧,复见当年跽饵人。

(0)

商琦嵩阳访真图

松风朗助步虚词,少室峰前曳杖迟。

童子抱琴那解醳,胎仙□耳却知时。

白云滃浡丹台静,青嶂穹窿铁锁垂。

玉简倘逢论位业,不教海上觅安期。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