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沈家村》
《沈家村》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前岁沈家村,他处歉秋此较好。

今岁沈家村,却同他处登万宝。

安得遍海宇,皆似沈家村。

旱暵可戽涝可泄,五谷常穫孳鸡豚。

村内老翁抱其孙,怃然独不喜,蹙眉相与言。

三时勤农实已惫,远近俱收向谁卖。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沈家村不同年份农作物收成情况的对比,以及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通过“前岁”与“今岁”的对比,展现了沈家村在干旱与丰沛年份的农作物收成差异,表达了作者对稳定农业生产的渴望。

“安得遍海宇,皆似沈家村。”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希望全国都能像沈家村一样,拥有稳定的农业生产环境,没有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作物能够丰收,家畜也能繁衍。这种愿景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和谐社会、安定生活的向往。

接着,作者描述了沈家村在不同年景下的生活状况:“旱暵可戽涝可泄,五谷常穫孳鸡豚。”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沈家村在干旱时可以抽水灌溉,雨涝时可以排水防洪,农作物和家禽都能得到良好的生长条件。这种自给自足、适应自然环境的生活方式,反映了古代农民对土地和自然的尊重与利用智慧。

然而,尽管沈家村在大多数情况下能保持稳定的生产状态,诗中也提到了一些问题:“村内老翁抱其孙,怃然独不喜,蹙眉相与言。”这句诗描绘了村中老人面对丰收的景象,却因担忧未来市场销路而感到忧愁。这反映出古代农民虽然在物质上可能有所保障,但在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他们需要面对市场风险和销售问题。

最后,“三时勤农实已惫,远近俱收向谁卖。”这句话总结了农民一年四季辛勤耕作的疲惫,以及收获后面临的销售难题。这不仅体现了农民劳动的艰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结构中农民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在商品交换体系中的弱势地位。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比不同年份沈家村的农业生产情况,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强调了稳定农业生产和合理市场机制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农民在经济活动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长溪道中和张自山韵·其一

潮风连地吼,江雨带天流。

宫殿扃春仗,衣冠锁月游。

伤心今北府,遗恨古东洲。

王气如川至,龙兴海上州。

(0)

题汪水云诗卷

水流云散海天涯,与子长游亦可嘉。

归马迹漫燕峤雪,啼鹃血染楚城花。

乾坤浩荡空双眼,南北迢遥事一家。

三叠琴心谁解意,蓬莱归路蹑青霞。

(0)

游鸳湖作

懭游非无意,植志昭所宣。

严城厉旻木,明澹迈嘉川。

感彼旷达士,逶迤出重玄。

扬舲结芳素,恣奇皆自然。

我来何为者,虚衍匪留连。

道匪自玄畅,乐思观群贤。

下则敌峥嵘,近乃争涂阡。

鲜飙自难理,水禽欢五弦。

潋滟聚云物,峦峎澞高延。

于兹倾情愫,黝渺昭华年。

溶溶丽晴景,无乃栖思坚。

遐哉沧洲人,高朗抗琼编。

崚嶒是我意,滞淹从此专。

世态有沉抑,声听多层迁。

林樾自可度,英达谁能联。

丹蚰及青蕤,骀飒鲜奇妍。

日暮做窿仄,太息游子篇。

灵星伏苍嶕,靃摩盈吾前。

(0)

玉楼春

浣花溪上风光主。燕集瀛洲开幕府。

商岩本是作霖人,也使闲花沾雨露。

谁怜氏族传簪组。狂迹偶为风月误。

愿教朱户柳藏春,免作飘零堤上絮。

(0)

台州郡斋杂咏十二首.参云亭

昔贤已跨鹤,故迹馀参云。

旧德慨云远,干霄气仍存。

青山宿雾捲,乔木苍烟昏。

尚想来游处,笙箫中夜闻。

(0)

玉簪花一名鹭鸶

一种幽花迥出尘,孤高耻逐艳阳辰。

瑶枝巧插青鸾扇,玉蕊斜攲白鹭巾。

难与松筠争岁晚,也同葵藿趁时新。

西风昨夜惊庭绿,满院清香恼杀人。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