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蜀公范景仁忠文公挽辞四首·其二》
《蜀公范景仁忠文公挽辞四首·其二》全文
宋 / 苏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仁祖倦勤日,公居献纳司。

累朝论国本,三接叹忠规。

未奋经纶业,空留典册词。

二名彰美行,千古有遗思。

(0)
注释
仁祖:仁宗的庙号。
献纳司:古代官职,负责进献意见和建议。
累朝:多个朝代。
国本:国家的根本,通常指君主或政权的基础。
三接:多次接触或接见。
忠规:忠诚的规范或原则。
经纶业:筹划治理国家的大业。
典册词:典籍中的文字,这里指著作。
二名:指人的两个名字,这里可能特指某位官员。
美行:美好的品行。
遗思:遗留下来的思念或怀念。
翻译
在仁祖皇帝劳累的时候,您担任献纳司的重要职务。
历经多个朝代,您讨论国家的根本,多次感叹忠诚的准则。
您未能施展治理国家的才能,只留下了著作中的智慧之言。
您的两个名字因美德而闻名,千百年来仍被人怀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为纪念范景仁(蜀公)所作的挽辞第二首。诗中赞扬了范景仁在仁祖时期担任献纳司的重要角色,他多次参与讨论国家的根本大计,对国家忠诚且富有远见。然而,尽管他未能充分施展治国才能,但他的言论和著作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诗中提到的“二名彰美行”,可能是指范公的两个显著美德和贡献,他的美名和事迹将被后人长久怀念。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对范景仁高尚品德和智慧的敬仰,以及对其未能完全实现政治理想的惋惜之情。

作者介绍
苏颂

苏颂
朝代: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猜你喜欢

史教授挽诗

宦辙回看蜀道赊,閒门静掩霅溪斜。

幼来本为斑衣舞,老去何须绛帐遮。

秋日驴鱼共莼菜,旧乡凤鸟集桐花。

一丘埋玉人生了,诗礼相传孝行家。

(0)

焦山

还乡白发鍊丹台,世外襟怀渺渺开。

山与江倾横海立,人随秋迥御风来。

石公渡口扁舟在,铁瓮城头断角哀。

辗转阑干凭万古,少年自许拔尘埃。

(0)

为周静境赋玉芝

双凤祥光芝盖軿,仙人来听诵黄庭。

佩环为我飞零乱,霜露当时下杳冥。

太华移莲秋一色,三年刻楮地通灵。

世间久服轻身药,未用神农本草经。

(0)

府谷

行行春雨复秋烟,西去长安又几千。

落日空庭望南北,黄河城下水连天。

(0)

赠笔工李子昭

广寒秋颖雪离披,汤沐中书旧有期。

千古管城今乐地,未应人笑是书痴。

(0)

秋兴四首·其三

莫向樽前笑白头,异乡景物不胜秋。

露寒金井梧桐老,水冷银塘菡萏愁。

落日平沙迷宿雁,西风远浪起眠鸥。

无端砧杵惊残梦,未到江南第一州。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