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亭最好,分流处、日夜洗云根。
况翠叠青山,入帘滴滴,云移春水,映树鳞鳞。
还堪羡、酒旗无数飏,鸟语不时闻。
此日园丁,休嫌野老,隔年梅蕊,应认王孙。
从来繁华地,重留恋,倍觉香雾氤氲。
一带朱阑拂柳,画槛萦人。
被金尊促起,数声檀板,钿车送到,几队罗裙。
且自牵船竟去,莫待销魂。
二泉亭最好,分流处、日夜洗云根。
况翠叠青山,入帘滴滴,云移春水,映树鳞鳞。
还堪羡、酒旗无数飏,鸟语不时闻。
此日园丁,休嫌野老,隔年梅蕊,应认王孙。
从来繁华地,重留恋,倍觉香雾氤氲。
一带朱阑拂柳,画槛萦人。
被金尊促起,数声檀板,钿车送到,几队罗裙。
且自牵船竟去,莫待销魂。
这首《风流子·游惠山秦园》由清代诗人曹亮武所作,描绘了游览惠山秦园的景象与感受。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的融合。
首先,诗人选取了“二泉亭”作为游赏的起点,此处泉水日夜流淌,洗涤着山石,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翠叠青山”、“云移春水”等意象,生动描绘了山色与流水的和谐共生,仿佛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其中,“云移春水,映树鳞鳞”一句,将云彩的轻盈与水面的波光粼粼巧妙结合,展现出春日山林的生机与活力。
进一步,诗人表达了对园中景致的喜爱与赞美,无论是“酒旗无数飞扬”,还是“鸟语不时闻”,都体现了园内的宁静与和谐。同时,通过“此日园丁,休嫌野老,隔年梅蕊,应认王孙”的描述,不仅展现了园中四季更迭的自然景观,也融入了历史与人文的元素,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延续。
最后,诗人以“一带朱阑拂柳,画槛萦人”描绘了园内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以及“金尊促起,数声檀板,钿车送到,几队罗裙”的场景,展现了游园活动的雅致与热闹,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在自然美景中的欢愉与享受。
整首诗通过对惠山秦园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游园体验的生动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生活情趣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