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被青藓,蟠溪作卧龙。
穷冬不蔽日,入夏却生风。
枝少禽难托,根空蚁聚封。
幸为斤斧弃,得老雪霜中。
古树被青藓,蟠溪作卧龙。
穷冬不蔽日,入夏却生风。
枝少禽难托,根空蚁聚封。
幸为斤斧弃,得老雪霜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古树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力和岁月沧桑的深刻感悟。
“古树被青藓,蟠溪作卧龙。”开篇两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古树与溪流交融的画面。古树被青苔所覆盖,其形态曲折,而溪水则如同卧龙一般蜿蜒曲折,展示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
“穷冬不蔽日,入夏却生风。”这两句诗表达了季节更迭与自然界的变化。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天,古树依然没有遮挡住阳光,而到了炎热的夏季,却能带来清凉的风,这不仅写出了自然的生机,也隐喻着生命的坚韧不拔。
“枝少禽难托,根空蚁聚封。”诗人通过古树的枝叶稀疏,难以供鸟儿栖息,以及根部虽空但蚂蚁仍旧聚集在此,表现了生态系统的微妙关系,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生命共同体的深刻认识。
“幸为斤斧弃,得老雪霜中。”最后两句表达了古树虽然历经风霜,但依然幸存于世,不被斧斧所弃。它见证了岁月的变迁,最终在雪霜中得以安享晚年。这不仅是对自然物象的写照,也是一种对于生命坚持与和谐共生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古树这一静态景象,展现了动态的自然界和深邃的情感世界,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趣的佳作。
渚云弄湿,烟缕际晚,江国遥碧。鸿过无迹。
怕闻野寺孤钟动凄恻。小桥路窄。
疏袖暗拂衰草,愁听蛩语还寂。
可堪过了,龟纱负瑶席。荏苒露华白。
一夜秋窗惊晓色。柳影孤危,残蝉空抱叶。
想摇落关情,归梦频折。物华消歇。
尽倒断寒塘,幽香先灭。怨红供、拒霜啼颊。
新绿池塘,一两点、荷花微雨。
人正静,桐阴竹影,半侵庭户。
敧枕未圆蝴蝶梦,隔窗时听幽禽语。
卷沙帏、随意理琴丝,黄金缕。鲛绡扇,轻轻举。
龙涎饼,微微炷。向水晶宫里,坐消袢暑。
剥啄谁敲棋子响,莺儿林里惊飞去。
最好是、活水瀹新茶,醒春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