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暧长空片月流,阑干十二倚丹丘。
千山霁色飘银殿,万顷寒光抱玉楼。
曳杖迥疑天柱过,吹笙长忆广陵游。
当年莫奏开元曲,灿烂星河落翠裘。
露暧长空片月流,阑干十二倚丹丘。
千山霁色飘银殿,万顷寒光抱玉楼。
曳杖迥疑天柱过,吹笙长忆广陵游。
当年莫奏开元曲,灿烂星河落翠裘。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壮丽的夜景图。首句“露暧长空片月流”,以露水的温暖和空中孤月的流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接着,“阑干十二倚丹丘”一句,通过倚靠栏杆的描述,将读者引入一个高处俯瞰的视角,仿佛置身于丹丘之上,眺望远方。
“千山霁色飘银殿,万顷寒光抱玉楼”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远处的山峦比作飘动的银殿,近处的水面则如同环绕着玉楼的万顷寒光,形象地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与细腻。接下来,“曳杖迥疑天柱过,吹笙长忆广陵游”两句,通过行走与吹笙的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当年莫奏开元曲,灿烂星河落翠裘”两句,以“开元曲”象征盛世繁华,而“星河落翠裘”则是对眼前美景的赞叹,暗示诗人认为眼前的景象比过去的辉煌更加令人陶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之情。
叹平生,谩日夜劳劳攘攘。
想一世浮华能几许,若云间、电光翻掌。
梦幻吞侵何日省,恋火院、缠绵业网。
这人身一失,万劫难逢,谁能回向。清爽。
猛跳出迷津欲浪。
彼岸风光真快乐,伴孤云野鹤飘荡。
悟彻灵台无障碍,似月挂寥天朗朗。
满十方三界,莹彻圆明,逍遥吟唱。
缘遇离苦海,修真寂真寥。向真风里捉真飙。
种琪瑶真真,瑞满青霄。
引真个玉兔,真个金难,自是能消。
更收聚真龙真虎,缭绕真象肯偏饶。
真恍惚,直彰昭。见真婴真姹相招。
访真离真坎真处,要真真相济服灵苗。
忽结亘古真容,因真清净,功力和调。
蓬岛去,拜礼重阳师父,永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