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居炎暖地,不见雪霜飞。
一冬看欲尽,犹未著寒衣。
生居炎暖地,不见雪霜飞。
一冬看欲尽,犹未著寒衣。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地区独特的气候特点,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南冬季的温暖与静谧。
“生居炎暖地”,开篇点题,说明诗人所处之地终年温暖,四季如春,与北方的寒冷截然不同。这里的“炎暖”不仅指温度,也暗含了江南湿润、温热的气候特征。
“不见雪霜飞”,进一步强调了江南冬季的独特之处——没有雪花飘落,也没有霜冻出现。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或许会感到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但也可能对寒冷缺乏直接的感受和准备。
“一冬看欲尽”,随着季节的推移,冬季似乎即将结束,但诗中并未直接描述出春天的临近,而是通过“欲尽”二字,暗示了一种时间的流逝感,以及对即将到来的新春的期待。
“犹未著寒衣”,最后一句则以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收尾,形象地表达了江南冬季衣物穿着的轻薄与随意。在温暖的气候下,人们无需像北方那样早早地穿上厚重的冬衣,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江南冬季的温和与舒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南冬季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这一地区独特的自然风貌和生活状态,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环境的适应与喜爱之情。
三春日云暮,言采东山薇。
薇熟兼粝香,日永食易饥。
正午彊加餐,既饱神昏疲。
一觉至西逝,倒照疑朝晞。
谁当过鹙子,饮我霜华杯。
双眸忽如电,群峦依旧时。
微猋散林薄,夕景上楼台。
行旅望村烟,蠃角四山催。
落落孤云外,远见耕锄归。
我有一枝藤,尝拄海蠃巅。
东南抗巨灵,北与楚云连。
目不接千里,江山常现前。
青嶂皆崒嵂,排叠成蜿蜒。
桐椅昼森森,灵鷟翔翩翩。
幽谷产奇葩,临厓喷飞泉。
中有凌霄台,登高望神仙。
驾鸿乘空来,上下生紫烟。
此岂梦中事,亦非意云然。
太白醉一斗,酒中无百篇。
我无太白才,宁当醉时诠。
愿听予一曲,长谣叹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