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闻天子似羲皇,偶舍渔乡入帝乡。
五等列侯无故旧,一枝仙桂有风霜。
灯欹短焰烧离鬓,漏转寒更滴旅肠。
归计未知身已老,九衢双阙夜苍苍。
远闻天子似羲皇,偶舍渔乡入帝乡。
五等列侯无故旧,一枝仙桂有风霜。
灯欹短焰烧离鬓,漏转寒更滴旅肠。
归计未知身已老,九衢双阙夜苍苍。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秋夜之景,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捕捉了长安城中的静谧与孤寂。"远闻天子似羲皇"一句,便设定了一个超凡脱俗的氛围,仿佛听到了遥远的天子的声音,如同古代传说中羲和掌管日月的神话一般。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权力中心的敬畏之情,也透露出一种无法企及的孤独感。
"偶舍渔乡入帝乡"则更进一步描绘出一幅超脱世俗、升华至高境界的画面。"五等列侯无故旧,一枝仙桂有风霜"两句,通过对比手法,突显了诗人在权贵圈层中的孤立与不合时宜,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向往。
接下来的"灯欹短焰烧离鬓,漏转寒更滴旅肠"则是对夜晚景象的细腻描摹。短暂的烛光、流逝的时光以及寒冷的夜晚共同编织出一个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这不仅是对物质环境的描绘,更是对精神状态的深刻揭示。
最后,"归计未知身已老,九衢双阙夜苍苍"两句,则带出了时间流逝与个人生命轨迹的主题。诗人在反思自己的归宿时,却发现自己已经步入老年,而那遥远的宫阙之下,是一片深沉的夜色。这不仅是对个体命运的感慨,也是对历史长河中个人渺小存在的一种无奈与认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长安秋夜景象的细腻描摹,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心灵世界和深邃的情感体验,是一篇集哲思与美学于一身的杰作。
百丈素崖裂,四山丹壁开。
龙潭中喷射,昼夜生风雷。
但见瀑泉落,如潨云汉来。
闻君写真图,岛屿备萦回。
石黛刷幽草,曾青泽古苔。
幽缄傥相传,何必向天台。
高河瑟瑟转金盘,喷露吹光逆凭栏。
四海鱼龙精魄冷,五山鸾鹤骨毛寒。
今宵尽向圆时望,后夜谁当缺处看。
何事清光与蟾兔,却教才小少留难。
黄昏惨惨天微雪,修行坊西鼓声绝。
张生马瘦衣且单,夜扣柴门与我别。
愧君冒寒来别我,为君酤酒张灯火。
酒酣火煖与君言,何事入关又出关。
荅云前年偶下山,四十馀月客长安。
长安古来名利地,空手无金行路难。
朝游九城陌,肥马轻车欺杀客。
暮宿五侯门,残茶冷酒愁杀人。
春明门,门前便是嵩山路。
幸有云泉容此身,明日辞君且归去。
临高始见人寰小,对远方知色界空。
回首却归朝市去,一稊米落太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