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到建安饷杖诗》
《答到建安饷杖诗》全文
南北朝 / 任昉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故人有所赠,称以冒霜筠。

定是湘妃泪,潜洒遂邻彬。

扶危复防咽,事归薄暮人。

劳君尚齿意,矜此杖乡辰。

复资后坐彦,候余方欠伸。

献君千里笑,纾我百忧嚬。

坐适虽有器,卧游苦无津。

何由乘此竹,直见平生亲。

(0)
鉴赏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任昉对友人馈赠竹杖的答谢之作。诗中充满了深情厚谊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故人有所赠,称以冒霜筠”点明了友人的慷慨赠予,所赠之物为冒霜的竹子,暗示了礼物的珍贵与坚韧不拔的精神象征。接着,“定是湘妃泪,潜洒遂邻彬”,将竹子比作湘妃的眼泪,隐喻着竹子的生长经历风雨,如同湘妃的泪水,饱含情感与坚韧。

“扶危复防咽,事归薄暮人”,描述了竹杖在危难时刻给予的帮助,以及它陪伴着那些在黄昏时分归家的人,寓意着竹杖不仅是实用之物,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

“劳君尚齿意,矜此杖乡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赠送竹杖的感激之情,认为这不仅是一份礼物,更是对年长者的尊重与关怀。

“复资后坐彦,候余方欠伸”,说明竹杖还能帮助诗人休息,等待他稍作休息时使用,体现了竹杖的多功能性与实用性。

“献君千里笑,纾我百忧嚬”,通过“千里笑”与“百忧嚬”的对比,展现了竹杖带来的喜悦与解脱,寓意着竹杖能化解诗人心中的忧虑,带来欢笑。

“坐适虽有器,卧游苦无津”,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虽然有各种器具可用,但在心灵的游历上却感到无从下手,而竹杖的赠予仿佛为他的心灵之旅开辟了一条道路。

最后,“何由乘此竹,直见平生亲”,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竹杖,能够更加亲近朋友,深化彼此之间的友谊,体现了对友情的渴望与珍惜。

整首诗通过对竹杖的描绘,不仅赞美了这份礼物的珍贵与实用,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向往,以及在友情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作者介绍
任昉

任昉
朝代:南北朝   字:彦升   籍贯:乐安郡博昌(今山东省寿光市)   生辰:460年-508年

任昉(460年-508年),字彦升,小字阿堆,乐安郡博昌(今山东省寿光市)人。南朝文学家、方志学家、藏书家,“竟陵八友”之一。十六岁时,被刘宋丹阳尹刘秉聘为主簿,后被朝廷征召,任太常博士、征北行参军。永元末年,任司徒右长史。梁高祖萧衍即帝位后,任命任昉为黄门侍郎,接着又升任吏部郎中。天监二年(503年),出任义兴太守。此后先后出任吏部郎中、御史中丞、秘书监、领前军将军。天监六年(507年)春,出任宁朔将军、新安太守。天监七年(408年),任昉在任上去世,终年四十九岁。追赠太常卿,谥号“敬子”。
猜你喜欢

澌澌水

危柱抨抨曳素丝,水声还解发天机。

风来未定风还住,恍讶山中鼓瑟希。

(0)

曹山延寿院

三角坳泓一角亏,其间浊水照摩尼。

风幡不动炉烟直,正是僧禅定起时。

(0)

法乐院

无住师参第一禅,指开古洞秀岩天。

东扶西倒都休问,且结人间见在缘。

(0)

石屋

磊磈中间忽洞开,旧题字字照苍苔。

只言如我贪山少,亦有游人先我来。

(0)

甘露泉

山接灵河两派长,松间石上泻天浆。

几思吸取清泠味,洗我一生烟火肠。

(0)

天香岭

日边有诏起徵君,遥望长安隔万云。

一炷清香天在上,徵君只欲断知闻。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