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随刘阮醉桃源,未省人间欠酒钱。
一领布裘权且当,九天回日却归还。
凤茸袄子非为贵,狐白裘裳欲比难。
只此世间无价宝,不凭火里试烧看。
曾随刘阮醉桃源,未省人间欠酒钱。
一领布裘权且当,九天回日却归还。
凤茸袄子非为贵,狐白裘裳欲比难。
只此世间无价宝,不凭火里试烧看。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开篇两句“曾随刘阮醉桃源,未省人间欠酒钱。”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琐事的不屑一顾。这里的“桃源”指的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理想之地,刘阮则是古代隐逸之士的典故,借以表达诗人追求超脱尘世的愿望。
接着,“一领布裘权且当,九天回日却归还。”这两句透露出一种临时凑合、不拘小节的生活态度。诗人用“一领布裘”比喻简单的生活,用“九天回日”则象征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物质欲望的淡泊和对生命短暂性的认识。
再往下,“凤茸袄子非为贵,狐白裘裳欲比难。”这两句通过对服饰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物质享受的不以物喜。这里的“凤茸”和“狐白”都是珍贵的材料,但诗人并不认为它们贵重难求。
最后,“只此世间无价宝,不凭火里试烧看。”这两句则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所追求的是那些无法用金钱衡量、也无需通过外在手段来证明其价值的精神财富。这“无价宝”是指那种高尚的情操和纯粹的心灵,是无法用物质来交换,也不需要任何试炼。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对物欲的淡然以及追求精神自由的坚持。通过这些意象,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纷争,追求心灵净化和自我实现的哲学思考。
忆昔罗浮遇仙伯,河润九里分馀泽。
翻云覆雨几晨昏,到今犹作飘蓬客。
平生论交无浅深,抱琴但欲求知音。
脩竹晚风留独坐,落花春昼愁孤吟。
遥望君家片云隔,短竹化龙不堪策。
醉语狂谈礼法疏,知君于我终无责。
天寒雨冷我欲归,君诗满纸龙蛇飞。
去燕来鸿增感慨,兔丝松树长相依。
战尘飞空暗南北,出门每恨山河窄。
况复荆州千里遥,君家严亲久为客。
天南雁杳音尘绝,十七年间愁百结。
昨者忽传消息真,健步如仙髻如雪。
上堂白母喜欲颠,明朝便买西江船。
奉迎归养无不足,高官可弃金可捐。
东邻失子西失母,君家具庆宁非天。
别君岂必送行曲,望君却赋归来篇。
旧闻荆襄树旗羽,客行不免多愁苦。
严君能保千金躯,岂无归梦到乡土。
老大还家乐且閒,溪柳山花总如故。
君今去去须早归,白发慈亲倚门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