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胡佥宪访缉熙榄山诗因为三绝句寄题山中书舍兼呈竹斋老丈·其一》
《读胡佥宪访缉熙榄山诗因为三绝句寄题山中书舍兼呈竹斋老丈·其一》全文
明 / 陈献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护法沙门也作人,白衣送酒此山频。

天机蚤有胡僧识,算到梅花五百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侣与世俗交往的独特场景,展现了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社会的融合。首句“护法沙门也作人”,巧妙地将僧侣这一出家人的身份与普通人相提并论,暗示了僧侣虽身在佛门,但其生活并不完全脱离尘世,而是与世俗社会保持着某种联系。接着,“白衣送酒此山频”一句,通过描述僧侣常有俗人来访,送来美酒,进一步展现了僧侣与外界的互动,以及这种互动的频繁性,体现了佛教文化在民间的普及和接受程度。

“天机蚤有胡僧识”中的“蚤”通“早”,意为早有预见或早有认识。这句诗表达了对僧侣智慧的赞美,认为他们早在很久以前就洞察到了某些事物的本质或规律,这里的“胡僧”可能泛指佛教文化,强调了佛教思想的深远影响和对世间万物的深刻理解。

最后一句“算到梅花五百春”则以梅花作为象征,寓意着僧侣对时间流逝的超然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持久关注。梅花在文学中常被用来象征高洁、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而“五百春”则夸张地形容时间之长,暗示僧侣对生命、自然乃至宇宙的深刻体悟,能够超越短暂的物质世界,达到一种永恒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僧侣与世俗社会的和谐共处,还蕴含了对佛教智慧、自然之美以及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陈献章对于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陈献章

陈献章
朝代:明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猜你喜欢

琵琶仙.席芍阶姬人黄花比瘦遗照

人淡如秋,抱清影,瘦与黄花为伴。

剜翠同住寒山,冰纹奈弦断。

生撇下、红绡玉舞,数锦瑟、年华刚满。

寄恨春篱,珊珊琼佩,凉月分半。

还记取、称药添香,为夫婿、沉疴礼星汉。

消却一奁秾翠,付霜边愁管。

纵觅得、前番獭髓,定难医、蝶梦春短。

想见鹦鹉无声,夜虫悽怨。

(0)

浪淘沙.春夜

炉袅麝香浓。花影重重。梦醒倚枕意还慵。

试问海棠知道否,昨夜东风。憔悴鬓云松。

蹙损眉峰。衔泥雏燕觅芳踪。

无那新愁愁怎解,明月帘栊。

(0)

卖花声

法曲冷霓裳。重谱红腔。修箫人爱月华凉。

吹得秦台仙梦暖,小凤雏凰。家国感沧桑。

满地斜阳。瑶天笙鹤散花忙。

江管一枝春易著,不断生香。

(0)

浣溪沙

杨柳如丝织万条。水风四面不通桥。

红泥一角绿周遭。

此地未经嘶宝马,居人疑是踏金鳌,东西南北倚兰桡。

(0)

台城路

两三闲屋临湖岸,青山对人如笑。

十里莺花,半床书画,仙吏合居蓬岛。幽栖最好。

好问讯林逋,结邻苏小。

面面轩窗,水风开掩客寻到。

波光一碧万顷,看屏前镜里,时度云鸟。

红压阑干,绿侵帘幌,地近马塍春早。闲吟未了。

听兰桨歌来,玉骢嘶杳。陶洗诗襟,乱丝丛笛闹。

(0)

卜算子

时节未清明,小雨刚刚歇。

独倚银屏避晓寒,只把罗衣熨。

一阵海棠风,几点梅花雪。

打叠春愁不下帘,待燕归来说。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