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迟春色蔚桃霞,已有书空候雁斜。
试浴晴波翻翠縠,重眠月浦闪金蛇。
祗缘履信因思顺,却似知时总不差。
雪点寒汀千顷白,夜深依旧认芦花。
漫迟春色蔚桃霞,已有书空候雁斜。
试浴晴波翻翠縠,重眠月浦闪金蛇。
祗缘履信因思顺,却似知时总不差。
雪点寒汀千顷白,夜深依旧认芦花。
这首诗描绘了春夜中雁群的景象,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桃红柳绿的景色,以及雁群在空中盘旋、在水面翻飞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首句“漫迟春色蔚桃霞”,以“漫迟”二字,巧妙地表达了春色的逐渐展开,如同桃红如霞般渐渐弥漫开来,营造了一种渐入佳境的氛围。接着,“已有书空候雁斜”一句,通过“书空”这一形象,描绘了雁群在天空中飞翔的姿态,仿佛在空中书写着某种信息,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神秘感。
“试浴晴波翻翠縠,重眠月浦闪金蛇”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雁群在水面上的活动。前句中的“翠縠”比喻波光粼粼的水面,后句则以“金蛇”形容月光下水面的闪烁,两者相映成趣,既展现了水的静美,又突出了月光的灵动。
“祗缘履信因思顺,却似知时总不差”两句,借雁群的行为寓意人的行为准则。雁群遵循自然规律,有序飞行,体现了对信义的坚守和对时间的尊重,寓意人应当效仿雁群,行事有信,顺应自然。
最后,“雪点寒汀千顷白,夜深依旧认芦花”描绘了夜晚雁群栖息于雪白的芦花丛中的情景,既表现了雁群的适应能力,也暗示了它们对家园的眷恋和归宿感。整首诗通过对春夜雁群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表达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