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洲启兰若,沧江自环互。
终日风雨来,长林翳烟雾。
香凝薝卜花,翠湿菩提树。
高僧悟禅秘,妙断往来趣。
时闻独鹤鸣,莫辨孤鸾去。
薄暮动疏钟,空濛不知处。
芳洲启兰若,沧江自环互。
终日风雨来,长林翳烟雾。
香凝薝卜花,翠湿菩提树。
高僧悟禅秘,妙断往来趣。
时闻独鹤鸣,莫辨孤鸾去。
薄暮动疏钟,空濛不知处。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佛教寺院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宝安八景之一的“觉华烟雨”展现得淋漓尽致。首句“芳洲启兰若,沧江自环互”,开篇即点出地点,芳草萋萋的洲上建有一座清净的寺庙,与周围的苍茫江水相互环绕,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
接着,“终日风雨来,长林翳烟雾”两句,通过风雨和烟雾的描写,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朦胧,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无常与变幻。随后,“香凝薝卜花,翠湿菩提树”则转向对寺庙内景的描绘,薝卜花的香气与菩提树的翠绿交织在一起,不仅增添了视觉上的美感,也象征着佛法的纯净与生命力。
“高僧悟禅秘,妙断往来趣”两句,赞美了高僧的智慧与修为,他们能洞察世事,超脱世俗的纷扰,达到了心灵的纯净与自由。最后,“时闻独鹤鸣,莫辨孤鸾去”通过鹤鸣与鸾鸟的隐喻,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超然,即使在孤独中也能找到内心的安宁与和谐。
“薄暮动疏钟,空濛不知处”则以傍晚时分寺庙中响起的稀疏钟声,以及四周的空蒙景象,结束全诗,给人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仿佛置身于这宁静祥和的环境中,心灵得到了净化与升华。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佛教文化的融合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送客古城东,阴晴一日中。
旧怜杉桱碧,新喜荔枝红。
香火丛祠冷,鱼虾小市空。
明朝万里别,今夕此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