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江郎笔意新,看花还羡少年人。
画翁更比诗翁老,曾阅繁华几度春。
梦里江郎笔意新,看花还羡少年人。
画翁更比诗翁老,曾阅繁华几度春。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刘绎所作,名为《题程雨田老人画牡丹帐檐,为龚子受孝廉属》。诗中描绘了对艺术与时光流转的深刻感悟。
首句“梦里江郎笔意新”,以典故“江郎才尽”反其道而行之,暗示梦中的江淹(南朝宋文学家)灵感焕发,笔下生花,喻示艺术创作的无限可能和想象力的自由驰骋。这里的“新”不仅指技法或风格上的创新,也暗含着对艺术生命力的赞美。
次句“看花还羡少年人”,则从视觉角度出发,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活力的向往和对年轻一代的羡慕。看花,既可理解为观赏自然之美,也可象征欣赏艺术作品,特别是那些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作品。这一句通过对比,突出了青春与活力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第三句“画翁更比诗翁老”,将话题转向艺术创作的长者,即画师程雨田。这里通过“老”字,不仅描绘了画师的年岁,也隐含了岁月的积淀和艺术经验的丰富。与“诗翁”相对,强调了画师在艺术道路上的深厚积累和独特视角。
最后一句“曾阅繁华几度春”,总结了画师的艺术生涯,他见证了无数春华秋实,经历了艺术世界的兴衰更迭。这句话不仅是对画师个人经历的概括,也是对艺术生命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梦境、青春、艺术老者和时间流转的描绘,展现了艺术创作的永恒魅力和对美好事物的永恒追求。它不仅赞美了艺术的创造力和生命力,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昔年张复之,来乘寇乱馀。
三春虽宴赏,四野犹艰虞。
遂移踏青会,登舟恣游娱。
戒备渐解弛,人情悉安舒。
垂兹五十年,材哲不敢踰。
愚来再更朔,遽及仲春初。
綵舵列城隈,画船满江隅。
轻桡下奔濑,纵舆临精庐。
因思贤守事,所作民乃孚。
慈惠未为大,大者其忘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