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明述怀二首·其二》
《清明述怀二首·其二》全文
明 / 李云龙   形式: 古风

飘风不遑宁,白日忽已老。

既深仲子叹,转切皋鱼悼。

忆昔侍高堂,立身苦不早。

昔也愧菽水,今焉悲宿草。

建夷播妖氛,连岁勤天讨。

我及赴国难,义旗正东扫。

我非亲在身,酬知欲有报。

仗剑涉风涛,愁风复愁潦。

杳杳重泉下,宁廑门闾抱。

父书颇曾读,母德宁终稿。

回驭已莫及,但去勿复道。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云龙所作的《清明述怀二首》中的第二首,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和对国家大事的关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首句“飘风不遑宁,白日忽已老”,以自然界的疾风和流逝的时间象征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表达了对时间飞逝的感慨。接着,“既深仲子叹,转切皋鱼悼”引用了古代典故,通过对比仲子和皋鱼的故事,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脆弱和失去亲人的哀痛之情。

“忆昔侍高堂,立身苦不早”回忆了过去侍奉父母的日子,表达了对未能尽孝的遗憾。“昔也愧菽水,今焉悲宿草”则将自己未能及时回报父母的恩情与对父母墓草的哀思联系起来,情感真挚而深沉。

“建夷播妖氛,连岁勤天讨”转向对国家大事的关注,描述了诗人参与抵御外敌、保卫国家的壮举。“我及赴国难,义旗正东扫”表达了诗人投身国家危难之中的决心和勇气。“我非亲在身,酬知欲有报”则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对知遇之恩的感激。

“仗剑涉风涛,愁风复愁潦”描绘了诗人面对艰难险阻时的勇敢与忧虑。“杳杳重泉下,宁廑门闾抱”表达了对亡灵的哀思,以及对无法再见到亲人怀抱的无奈。“父书颇曾读,母德宁终稿”回顾了与父母相处的时光,强调了父母的教诲和品德的影响。“回驭已莫及,但去勿复道”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无奈,暗示了生命的不可逆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家庭情感和国家责任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哲理的作品。

作者介绍

李云龙
朝代:明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猜你喜欢

梦亡侄女有感

一女天何忌,先兄脉竟歼。

可怜形旅梦,犹自索香奁。

负托心尝愧,来依鬼不嫌。

五年如昨日,别泪醒时添。

(0)

除夕

烦冤犹隔九重天,朔塞南翁又一年。

冉冉尘中还自苦,劳劳车下乞人怜。

愁增马齿天将曙,閒数黄垆客几眠。

旅恨不随今夜了,明朝春思落谁边。

(0)

和黄存晦念熊经略诗兼呈胡太六大司寇

十年天地竟何如,重忆横戈抚剑馀。

方略虚传充国老,箧中谤满乐羊书。

感时黯淡歌临穴,当事从容笑覆车。

祇有廉生称弟子,向人双眼似当初。

(0)

伯淳表兄东归石庄话别有作

旅泊君何好,经声月满坛。

诗应良友发,老畏众人看。

夜火寒摇市,邮签细出滩。

田家风味足,岂独忆张翰。

(0)

同官李匡山成宝慈以疏劾辅臣被谪感而有作

朝莫盼武陵花,夕莫饮乌程酒。

武陵花谢乱人心,乌程酒败伤人口。

李公骨鲠天下奇,壮志屹立山勿移。

此时朝廷重钩党,皂囊霜简无迟疑。

成公凛凛气雄发,夜漏沉沉整袍笏。

漳江学士孤凤鸣,惨澹苌弘碧流血。

成公裂眦那肯平,苦谏危辞三伏阙。

二公名义垂不朽,二公既去儒林丑。

武陵花,乌程酒,花残酒歇终何有。

君不见柳外东风动江树,轻薄纷纷飞作絮。

莫遣乌啼白下门,予亦飘然拂衣去。

(0)

澹生自当湖过访

烟花何必下杨州,云雨今宵有莫愁。

一自彩軿乘月至,汉塘冷落弄珠楼。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