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湖烟浪渺难寻,有像区区欲铸金。
试问铁胎身后事,何如羽扇用时心。
五湖烟浪渺难寻,有像区区欲铸金。
试问铁胎身后事,何如羽扇用时心。
这首诗《张相公祠》由宋代诗人梁安世所作,通过对比“铸金”与“用时心”的不同方式,表达了对张相公的敬仰之情。
首句“五湖烟浪渺难寻”,描绘了张相公事迹的深远与难以追寻,如同五湖烟波浩渺,隐匿于无形之中,暗示其功绩与影响深远而广泛。次句“有像区区欲铸金”,则以“铸金”为喻,表达了世人试图通过物质的纪念来铭记张相公的事迹,但这种做法显得过于肤浅和局限,无法真正捕捉到张相公的精神实质。
接下来,“试问铁胎身后事”,诗人提出了一个假设性的问题,意在探讨张相公身后之事是否真的需要通过物质的形式来纪念。这里“铁胎”可能象征着张相公的坚韧品质或某种物质载体,引出对物质纪念与精神传承的思考。
最后一句“何如羽扇用时心”,诗人将焦点转向了张相公的实际行动与内心世界,即“用时心”。这里的“羽扇”可能象征着张相公的智慧与策略,与前文的“铸金”形成鲜明对比。诗人认为,与其追求物质上的纪念,不如深入理解并效仿张相公在关键时刻运用智慧与策略的心境,这才是真正的纪念与传承。
综上所述,《张相公祠》通过巧妙的比喻与对比,不仅赞美了张相公的卓越贡献,更深刻地探讨了精神传承与物质纪念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世道日以漓,人事日以非。
吾宗昔昌繁,儒冠森巍巍。
时节相会聚,燕笑芳菲菲。
迩来岁复岁,存者星晨稀。
我今七十九,奄奄一息微。
汝亦七十八,缡褷旧羽衣。
老我虽待尽,犹与坟墓依。
而汝百里外,茕鹤傍孤飞。
我非寿彭篯,汝非丁令威。
年事已到此,馀生露易晞。
后会安可必,欲别增歔欷。
相送出门去,溪寒日无辉。
我伫汝回首,此意知者希。
丁宁且加餐,得健时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