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杨柳灞桥斜,满酌清樽莫叹嗟。
可是因循成别绪,只应咫尺便天涯。
未论流水千竿竹,且看春风一县花。
渺渺故园情最苦,不知归梦属谁家。
青青杨柳灞桥斜,满酌清樽莫叹嗟。
可是因循成别绪,只应咫尺便天涯。
未论流水千竿竹,且看春风一县花。
渺渺故园情最苦,不知归梦属谁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流谦的作品,名为《送计祖仁赴洛县丞》。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描绘春日杨柳、清风与花的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深厚的情感。
首句“青青杨柳灞桥斜”以景开篇,设定了一种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画面。杨柳是春天常见的景象,它们随风轻摆,显得格外柔美,而“灞桥斜”则描绘出一幅倾斜的桥梁与杨柳交织在一起的意境。
接着,“满酌清樽莫叹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送别之情。这里的“满酌清樽”意味着宴席上的酒杯满盈,朋友们相聚饮酒,但并不因此而感慨,因为即将分别。
“可是因循成别绪,只应咫尺便天涯。”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友人的依恋之情。这里的“因循”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朋友之间的情谊也在逐渐加深,而“咫尺”则是形容离别时刻的手足无措和不舍。
诗人接着写道:“未论流水千竿竹,且看春风一县花。”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希望朋友能够珍惜眼前的美好,不必急于考虑将来或过去。春天的风和花是如此短暂,但又是那么令人心动。
最后,“渺渺故园情最苦,不知归梦属谁家。”这两句表达了对故土的深切思念和离别之痛。诗人用“渺渺”来形容那种无尽的乡愁,而“不知归梦属谁家”则表明诗人对于未来能否重返故土充满了不确定性,内心充满了苦涩与迷茫。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送别之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朋友离别时的心境。
君不见棠陵子,湖南一日拂衣去,走向山中种棠树。
虬柯兽石捍重关,玄雾苍烟杳何许。
徵书昨日下岩搜,猿鹤山灵尽仓遽。
一枕华峰梦不成,恨望青山别云侣。
君不见版岩物色来图中,大泽羊裘更深遇。
才高未许沦幽荒,造物亦忌非其处。
不识大忠祠,偶约城南侣。
怀贤一相访,晴旻敞高树。
断岸通寒潮,飞甍肃华宇。
忆读厓门志,因之揽双屿。
陆海翻鲸波,赵宋失其驭。
错落晨中星,飘泊风前絮。
荒碑不可觅,父老犹能语。
孤臣尚俎豆,敌国已非据。
丹扉驻黯云,灵旗带悲雨。
君看正气堂,千载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