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赴召答伦彦蕃》
《赴召答伦彦蕃》全文
明 / 王渐逵   形式: 七言律诗

又随舟楫出江津,应谢青萝顶上云。

小草未能齐远志,素衣终见畏缁尘。

黄柑丹荔应怜尔,翠壁苍厓冷笑人。

猿鹤至今多识字,不堪重勒此山文。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渐逵所作的《赴召答伦彦蕃》,通过诗中描绘的场景与情感,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思考。

首联“又随舟楫出江津,应谢青萝顶上云”,诗人以自己再次乘船过江为引子,将目光投向了江边的青萝和飘浮的白云,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感激之情。这里的“青萝”与“云”不仅象征着自然界的美好,也隐喻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颔联“小草未能齐远志,素衣终见畏缁尘”,诗人以小草自比,表达了自己虽有远大志向,却难以与那些高洁之士并肩的感慨。同时,“素衣”象征着诗人的清白与高洁,“缁尘”则代表世俗的污浊与诱惑,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保持自我纯洁的坚持与无奈。

颈联“黄柑丹荔应怜尔,翠壁苍厓冷笑人”,诗人借黄柑与丹荔的生长环境来比喻自己的处境,暗示自己如同这些水果一样,虽然生长在美好的环境中,但仍然面临着外界的挑战与考验。而“翠壁苍厓”的形象则象征着险峻的社会环境,诗人在这里使用“冷笑”一词,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讽刺与不满。

尾联“猿鹤至今多识字,不堪重勒此山文”,诗人以“猿鹤”自喻,表示自己如同猿猴与仙鹤一样,能够理解世间万物,但面对即将到来的召命(即被朝廷征召),诗人感到无法承受再次在山中留下文字的重任。这里既有对即将踏入官场的复杂心情的表达,也有对自身命运的深沉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在面对选择时的矛盾与挣扎。

作者介绍

王渐逵
朝代:明

(1498—1559)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猜你喜欢

积雨写怀·其一

识道知时乃圣贤,合人统物一之天。

两间惟有心长在,万变咸归理自然。

王屋大行从艮止,北溟南海谨坤先。

行藏悉是乾龙体,要得无惭只在渊。

(0)

学诗·其一

先知老嫩辨精粗,又识寒酸与富腴。

要落前人旧窠臼,也须作我大规模。

英豪好是不缘酒,妥帖岂须由撚须。

最好尧夫击壤集,胸中閒气一毫无。

(0)

爱日·其二

一寸光阴直万钱,况兼妙质与崇年。

睡魔懒祟俱驱去,要与窗驹斗着鞭。

(0)

孟子.具体而微

道体本来无限量,其间细大竞差殊。

只争思勉些微累,意必之心未绝无。

(0)

咏史·其七诸葛孔明

轲死无传直至今,孔明曾一正人心。

拔刀斫石今犹愤,何况当年感激深。

(0)

咏史.杨修

簏中是绢不能知,妄把聪明察色丝。

五等人伦皆扫地,多文好学欲何为。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