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流水荒苔矶,地僻人来问讯稀。
野竹遍依幽径绿,海云长近小窗飞。
自应老去随吾况,敢道迂疏与物违。
犹记初归夜堂月,梦中颠倒著朝衣。
白沙流水荒苔矶,地僻人来问讯稀。
野竹遍依幽径绿,海云长近小窗飞。
自应老去随吾况,敢道迂疏与物违。
犹记初归夜堂月,梦中颠倒著朝衣。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静谧清幽的画面。诗人以“白沙流水荒苔矶”开篇,勾勒出一片荒凉而静美的自然景观,暗示了环境的偏僻与人迹罕至。接着,“地僻人来问讯稀”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孤寂与宁静,仿佛世外桃源一般。
“野竹遍依幽径绿,海云长近小窗飞”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动态之美。野竹环绕着幽径,呈现出一片翠绿,而海云则似乎贴近小窗,自由自在地飘飞,赋予画面以生动的气息。
“自应老去随吾况,敢道迂疏与物违”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生老去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
最后,“犹记初归夜堂月,梦中颠倒著朝衣”以回忆的方式,将读者带入一个温馨而又略带梦幻的场景。诗人回忆起初归时的夜晚,月光洒满堂前,甚至在梦中都颠倒穿着朝服,这一细节既增添了诗意,也透露出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与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的意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