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城城西金火流,金星火星相聚谋。
火自烧火金烧金,乾坤日月星辰沉。
金枯火绝混沌死,兽蹄鸟迹盗贼起。
蓦地拥出金芙蓉,芙蓉花上灌顶红。
四方四角角棱棱,四方方界如画屏。
一级七级高几丈,气势排空不可量。
东西南北坐至仁,至仁约略千馀人。
庄严七宝金袈裟,黄金照我如日华。
大光明里人稽首,生人智慧大能久。
当时皇帝奔上天,至今碑记大汉年。
眼观海水盈复竭,饥乌不啄西山铁。
王城城西金火流,金星火星相聚谋。
火自烧火金烧金,乾坤日月星辰沉。
金枯火绝混沌死,兽蹄鸟迹盗贼起。
蓦地拥出金芙蓉,芙蓉花上灌顶红。
四方四角角棱棱,四方方界如画屏。
一级七级高几丈,气势排空不可量。
东西南北坐至仁,至仁约略千馀人。
庄严七宝金袈裟,黄金照我如日华。
大光明里人稽首,生人智慧大能久。
当时皇帝奔上天,至今碑记大汉年。
眼观海水盈复竭,饥乌不啄西山铁。
这首《乌金千佛塔歌》描绘了一幅宏大的宇宙图景与人间景象,充满了深邃的哲学思考和宗教意蕴。
开篇“王城城西金火流,金星火星相聚谋”,以金火相会象征宇宙间的某种神秘力量或命运的交汇,预示着即将发生的大事。接着“火自烧火金烧金,乾坤日月星辰沉”两句,通过金与火的自我燃烧,暗示了宇宙秩序的动荡与变迁,日月星辰仿佛也陷入了沉寂之中,营造出一种末世的氛围。
“金枯火绝混沌死,兽蹄鸟迹盗贼起”描绘了金与火消亡后,世界陷入一片混沌,盗贼横行,社会秩序崩溃的景象。然而,“蓦地拥出金芙蓉,芙蓉花上灌顶红”一句,又似乎预示着新的生命与希望的诞生,金芙蓉的出现象征着新生与复苏。
“四方四角角棱棱,四方方界如画屏”描述了乌金千佛塔的宏伟壮观,其结构严谨,如同精心绘制的画卷,展现出人类对宇宙秩序的追求与模仿。接下来,“一级七级高几丈,气势排空不可量”强调了塔的高度与气势,仿佛触及云霄,不可估量,象征着人类精神追求的无限与崇高。
“东西南北坐至仁,至仁约略千馀人”描绘了塔内供奉的至仁之人,他们可能代表着佛教中的圣贤或菩萨,体现了对道德与慈悲的崇尚。而“庄严七宝金袈裟,黄金照我如日华”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些圣贤的神圣与光辉,他们的形象被七宝金袈裟所庄严,如同太阳般照亮周围,象征着智慧与光明。
“大光明里人稽首,生人智慧大能久”表达了在大光明的照耀下,人们虔诚地致敬,智慧得以长久传承。这不仅是对宗教信仰的颂扬,也是对知识与智慧永恒价值的肯定。
“当时皇帝奔上天,至今碑记大汉年”则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暗示了过去帝王的权力与荣耀已随时间流逝,唯有碑文记载的历史长存。最后,“眼观海水盈复竭,饥乌不啄西山铁”以自然现象比喻世事的无常与变化,无论外界如何变迁,内心的坚定与信念却能像铁一样坚韧不拔。
整体而言,《乌金千佛塔歌》通过丰富的意象与象征手法,展现了宇宙与人生的深刻哲思,以及对理想与信仰的追求与赞美。
琼树枝新梅蕊迸,与君携手清溪问。
旧时狎客歌舞场,何似诗人风雪径。
溪边杰阁高崚层,左右华屋连飞甍。
依稀王谢鸣珂里,彷佛秦筝云母屏。
古来繁华各衰歇,只有不磨惟璧月。
小船何处载愁来,哀怨一声吹笛裂。
桃李多芳妍,开落如春风。
托身终自天,花不百日红。
残月望朝日,各自相西东。
为君整仪容,照水不照镜。
为君进甘旨,君视肉有堇。
悲歌欲感君,声若君不闻。
金玉徒结君,君看若浮云。
父母长叹息,谓儿好容德。
脂泽固不妍,珠翠亦无色。
娉婷艳阳春,自丑不自惜。
君心河汉流,为雨不复收。
妾心东流水,赴海终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