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台居北界,觌面是重城。
老龙蹲踞不动,潭影净无尘。
此地高阳胜处,天付仙翁为主,那肯借闲人。
暂挂西堂锡,仍同旦过宾。六年里,五迁舍,得比邻。
儒馆豆笾于粲,弦诵有遗音。
甚喜黄冠为侣,更得青衿来伴,应不叹飘零。
夜宿东华榻,朝餐泮水芹。
瀛台居北界,觌面是重城。
老龙蹲踞不动,潭影净无尘。
此地高阳胜处,天付仙翁为主,那肯借闲人。
暂挂西堂锡,仍同旦过宾。六年里,五迁舍,得比邻。
儒馆豆笾于粲,弦诵有遗音。
甚喜黄冠为侣,更得青衿来伴,应不叹飘零。
夜宿东华榻,朝餐泮水芹。
这首诗是宋代家铉翁的《水调歌头·题旅舍壁》,描述了诗人身处瀛台北界的居所,周围是重城环绕,景色宁静。老龙的形象象征着潭水的威严与静谧,潭影清晰无尘,犹如仙境。诗人感叹此处是高雅之地,本应由仙翁独享,但他有幸暂时在此居住,如同宾客一般。在旅舍中,诗人感受到浓厚的学术氛围,儒馆的祭祀活动和读书声犹在耳边,让他倍感欣慰。有黄冠(道士)为友,又有年轻学子相伴,尽管漂泊,但并不觉得孤独。夜晚,他能在东华殿旁的榻上安眠,早晨则享用泮水边的芹菜,生活简朴而充实。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学术文化的热爱和对当下生活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