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阴暝重关,严风飏馀雪。
山昏息飞羽,路冷人迹灭。
黄云敛晴晖,疏林响寒叶。
沈吟独徘徊,行行意凄切。
松阴暝重关,严风飏馀雪。
山昏息飞羽,路冷人迹灭。
黄云敛晴晖,疏林响寒叶。
沈吟独徘徊,行行意凄切。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傍晚东湖边的一幅静谧而肃穆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松林在昏暗中显得更加深沉,严寒的风吹拂着残留的雪花,使得山色昏暗,鸟儿不再飞翔,路上行人踪迹皆无。黄色的云层遮蔽了晴朗的光辉,稀疏的树林中传来寒冷叶片的沙沙声。诗人独自徘徊,沉思于这凄清的景色之中,内心充满了哀愁与感慨。
通过“松阴瞑重关,严风飏馀雪”两句,诗人将视线聚焦于松林与风雪交织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凝重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接着,“山昏息飞羽,路冷人迹灭”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氛围,山色因昏暗而显得更加幽闭,鸟儿停止了飞翔,道路因寒冷而无人行走,展现出一种与世隔绝的静谧。
“黄云敛晴晖,疏林响寒叶”则描绘了天空中黄色的云层遮蔽了阳光,使得原本明亮的世界变得昏暗,稀疏的树林中落叶在寒风中发出声响,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也暗示了季节的更迭和自然界的变迁。
最后,“沈吟独徘徊,行行意凄切”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景象时内心的复杂情感。他独自在这样的环境中徘徊,思绪万千,情感深沉而哀切,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个画面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时间流逝的感慨。
我来华藏游,九秋日维六。
阴云奔碧湍,清风透罗服。
鸢鱼自飞潜,艋艟往频复。
梵宇当翠微,古墓莽山腹。
碑卧王孙草,雷轰存荐福。
俯视凝翠池,幽禽时下沐。
仰瞻蓬莱峰,白云护乔木。
童子汲泉归,煮茗忘仆仆。
携手涉危岩,林深走麚鹿。
笑看风挟涛,帆飞如鸟速。
早知招隐心,宁须窃微禄。
七十二峰头,俱堪醉百斛。
伟哉二邵祠,足音响空谷。
我欲趋从之,驱车不容毂。
同游二三朋,赏心惟我独。
倦来枕云根,松萝作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