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深处问南村,饥渴残阳地主尊。
衣有神珠仍乞子,路迷芳草见王孙。
桃花流水春开瓮,细雨斜风客到门。
偏具隐心无隐迹,只将种果种仙根。
南山深处问南村,饥渴残阳地主尊。
衣有神珠仍乞子,路迷芳草见王孙。
桃花流水春开瓮,细雨斜风客到门。
偏具隐心无隐迹,只将种果种仙根。
这首清代刘翼明的诗《自渠丘同马三如宿王申甫峒峪别业》描绘了一幅山居生活的画面。首句“南山深处问南村”,以探寻的姿态进入深山中的村庄,展现出诗人的好奇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次句“饥渴残阳地主尊”描绘了在夕阳下,主人虽生活简朴但待人热情,犹如地主般慷慨。
第三句“衣有神珠仍乞子”,通过“神珠”这一意象,可能象征着主人的朴素却富有智慧,即使自身拥有珍贵之物,也愿意分享给他人。第四句“路迷芳草见王孙”,暗示了环境的幽静和诗人与友人迷失于美景中,如同古代贵族后裔王孙般流连忘返。
第五、六句“桃花流水春开瓮,细雨斜风客到门”,通过桃花流水、春酒瓮开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客人来访时,细雨斜风更增添了诗意。最后一句“偏具隐心无隐迹,只将种果种仙根”,表达了主人真正的隐逸之心在于内心的淡泊,而非刻意追求隐居的生活痕迹,他们以种树为乐,仿佛在种植仙人的生活理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生活的恬静与和谐,以及主人的隐逸品格,展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赞美和向往。
落木空殿深,夕阳下山径。
涧户松风寒,独夜鸣孤磬。
石湖荡漾照姑苏,十里楼台接具区。
天子赐名犹旧额,相公结屋又新栌。
山摇百亩玻璃影,云拥四时霄汉图。
月下舟航携海岛,水边亭榭坐冰壶。
系觞邻叟经旬醉,鼓枻渔人中夜歈。
兄弟文章堪继陆,缙绅科第独称卢。
皋桥黄子才相望,震泽吴生道与俱。
春草诗魂吟壁水,秋风归思动莼鲈。
酒逢贺监应忘我,名并杨烱岂溷吾。
白下相看忽相送,虎丘何日共携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