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贫自惭,面孔恶人嫌。
点漆之眼有角,截筒之鼻无尖。
颠毛寒覆雪,项瘿暗消盐。
说妙谈玄兮迟钝口觜,呵佛骂祖兮诳嚇闾阎。
家风贫自惭,面孔恶人嫌。
点漆之眼有角,截筒之鼻无尖。
颠毛寒覆雪,项瘿暗消盐。
说妙谈玄兮迟钝口觜,呵佛骂祖兮诳嚇闾阎。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正觉所作的《禅人写真求赞(其八十)》,通过对禅者的形象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个性和风格。诗人以幽默诙谐的笔触,刻画了一位贫穷但内心自尊、外表奇特的禅者形象。
首句“家风贫自惭”,揭示了主人公出身贫寒,但他并不以此为耻,反而引以为谦。接下来的“面孔恶人嫌”则暗示他的外貌可能不被常人所喜,但这也正是他特立独行的一面。
“点漆之眼有角,截筒之鼻无尖”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禅者眼睛深陷、鼻子直挺的形象,强调了他的与众不同。而“颠毛寒覆雪,项瘿暗消盐”则进一步描绘了他头发花白、颈部有肿块的特征,这些细节增添了其形象的生动性。
最后两句“说妙谈玄兮迟钝口觜,呵佛骂祖兮诳嚇闾阎”揭示了禅者的智慧与洒脱,他虽然口齿不清,却能深入谈论佛法的精妙之处;他看似狂放,实则是在以这种方式唤醒世人对世俗观念的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讽刺和自嘲的方式,赞美了禅者的内在品质和超凡智慧,体现了禅宗崇尚自然、反对形式主义的精神风貌。
万心翘乐宴,三舍缓昌时。
山接夏云险,台留春日迟。
节移芳未歇,兴隔赏仍追。
醉后传嘉惠,楼前舞圣慈。
皇恩与时合,天意若人期。
故发前旬雨,新垂湛露诗。
松径上登攀,深行烟霭间。
合流厨下水,对耸殿前山。
润壁鸟音迥,泉源僧步闲。
更怜飞一锡,天外与云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