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树秦城,春流蜀栈。蚕丛西望愁无限。
铜梁阁外杜鹃啼,嘉陵江上行人饭。
远道萦纡,春光婉娩。锦江鱼杳淮南雁。
去时杨柳不胜雅,青青又满随河岸。
芳树秦城,春流蜀栈。蚕丛西望愁无限。
铜梁阁外杜鹃啼,嘉陵江上行人饭。
远道萦纡,春光婉娩。锦江鱼杳淮南雁。
去时杨柳不胜雅,青青又满随河岸。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从秦地到蜀地的景色,以成都为背景,通过"芳树"和"春流"展现了生机盎然的时节。诗人望着蚕丛山,心中充满无尽的愁绪,听到铜梁阁外杜鹃的啼鸣,又见嘉陵江上漂泊的行人。道路漫长曲折,春光显得柔和而漫长,锦江的鱼儿和淮南的大雁都成为诗人寄托情感的对象。
"远道萦纡"表达了旅程的遥远和艰辛,"春光婉娩"则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诗人内心的惆怅。最后一句"去时杨柳不胜雅,青青又满随河岸",以杨柳的青翠反衬离别时的不舍,以及时间无情地将离别之景带到眼前,寓意着物是人非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出清代文人王士禛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平湖寒不风,曙光隐微月。
自起开柴扉,霜篱犬争出。
昨宵闻夜渔,灯火倏明灭。
惊尔花底眠,狺狺任呵斥。
日出辨鸟声,又入东邻壁。
心知一饭难,甘充两家役。
跳浪非不豪,帖耳听悚息。
老至惜物情,生事同悽恻。
君看麋鹿性,忍受嗟来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