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酒告洁,青蘋应候。礼陈瑶币,乐献金奏。
弹弦自昔,解冻惟旧。仰瞻肸蚃,群祥来凑。
旨酒告洁,青蘋应候。礼陈瑶币,乐献金奏。
弹弦自昔,解冻惟旧。仰瞻肸蚃,群祥来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包佶的作品,名为《祀风师乐章》。诗中的语言华丽,意象丰富,充分展现了古代宫廷祭祀仪式的壮观与神圣。
"旨酒告洁,青蘋应候。" 这两句描绘的是祭祀时使用的美酒和精致的青蘋(一种香草)准备就绪,等待适当时机供奉。这不仅是物质上的准备,更是精神上的净化与期待。
"礼陈瑶币,乐献金奏。" 这两句表达了祭祀过程中的庄严和隆重,瑶币即珍贵的玉币,是古代用于祭祀或其他重要仪式的供品;而“乐献金奏”则是指用音乐来赞颂,用金制的乐器演奏,营造出一种喜庆与神圣并存的氛围。
"弹弦自昔,解冻惟旧。" 这两句诗中,“弹弦自昔”表明古老的乐曲在祭祀时被再次演奏,这些音乐传承了悠久的历史;“解冻惟旧”则隐含着对过去、对传统的尊重和怀念,冻即是冬去春来之意,可能象征着时间的流转与季节的更迭。
"仰瞻肸蚃,群祥来凑。" 最后两句诗通过“仰瞻”表达了对神灵的敬仰,而“肸蚃”则指的是祥瑞之气;“群祥来凑”则描绘了一种祥瑞云集、吉兆频现的景象,显示出祭祀活动中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期望和祈愿。
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展现了古代祭风师(可能是指祭祀掌管风雨的神灵)的盛大场面,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与美好的情感寄托。
鸡黍谁家局。楝花时、青蚕豆嫩,紫樱桃熟。
留客南窗闲煮饼,祇办溪鱼野蔌。
任金耳、天街驰逐。
看画吃茶吾本分,有苏髯、怪石文同竹。
帘不卷,玉钩曲。倚书为命闲为福。
且随缘、如凫泛泛,似鸡粥粥。
衫笏要存儒者气,醋淬头巾一幅。
又衣桁、南风吹溽。
倘到清淮俯明镜,笑长官、衫色春波绿。
书与律,且兼读。
绿阴原比花时好。无人解、杜牧伤春怀抱。
清露滴珠槃,正绮筵开了。
事往情牵烦寄语,系燕足、音书谁到。愁觉。
想寒衾、欹枕不觉催晓。
红豆撷取相思,问盈筐、何似珍珠环绕。
照座月初三,伴玉人歌笑。
瘦减腰围新病起,怅未斟、螺杯同釂。休恼。
待客馆春回,花间遇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