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书经律论,中分大小乘。
繇汉历唐宋,翻译卷帙增。
微义浩河沙,究竟谅未曾。
权师未识面,闻誉如云腾。
兹登雨花堂,闻妙心源澄。
庭眠惠远鹅,臂驾支遁鹰。
天池九万里,扶摇自此升。
为言虚白翁,归休理寒镫。
释书经律论,中分大小乘。
繇汉历唐宋,翻译卷帙增。
微义浩河沙,究竟谅未曾。
权师未识面,闻誉如云腾。
兹登雨花堂,闻妙心源澄。
庭眠惠远鹅,臂驾支遁鹰。
天池九万里,扶摇自此升。
为言虚白翁,归休理寒镫。
这首明代袁华的诗《送权上人兼东谅虚白讲师》以佛教典故和意象为背景,表达了对权上人及讲师虚白翁的敬仰与祝福。首句“释书经律论,中分大小乘”点出送别的主题,暗示权上人精通佛学,区分了佛法的两大派别。接下来,“繇汉历唐宋,翻译卷帙增”描绘了佛教经典从汉至宋的传承和发展,显示出其深厚的历史底蕴。
“微义浩河沙,究竟谅未曾”赞美佛法深奥博大,如同黄河沙粒般众多,但真正的彻悟可能仍未达到。诗人通过“权师未识面,闻誉如云腾”表达对权上人的敬仰,即使未曾谋面,他的名声却如云般高扬。
“兹登雨花堂,闻妙心源澄”将权上人比作在雨花台讲经的高僧,其智慧如清泉源头般澄澈。接着,“庭眠惠远鹅,臂驾支遁鹰”运用典故,以慧远的鹅和支遁的鹰象征权上人的超凡才智和修行境界。
最后两句“天池九万里,扶摇自此升”祝愿权上人如鹏鸟展翅,飞向更高的精神领域,而“为言虚白翁,归休理寒镫”则表达了对虚白翁归隐生活的期待,暗含对权上人未来修行道路的期许。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凝练,寓情于景,既赞美了权上人的佛法造诣,又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初机学道,道无形着脚、如何踪迹。
只在灵源方寸地,体正元初端的。
激浊扬清,明真削伪,扫荡诸邪僻。
迷云消散,密通方外虚实。
主人堂上无为,环枢应运,不许纤尘及。
径入无何真境界,明秀高峰玉立。
瑞气冲融,祥光赫奕,忘尽尘樊质。
逍遥游宴,寿同高厚无极。
先天有物,未始难名,彷佛氤氲元气。
太极形生,鸡黄乍判,散作万殊千异。总被形囚累。
恣营营念虑,多方百计。
竞声利,扬波鼓浪,唯是无穷,四事而已。
空胶扰人间,贩骨番腾,终成何济。
谁信火传弃旧,物禅迎新,弄我真同儿戏。
勘破摇头,伸眉一笑,照彻多生凝滞。妄构闲非是。
总休论枉玷,林泉风味。
秋静夜,云收空界,纤尘不动,月明如水。人长在。
碧桃影里醺醺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