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木阴森四月初,余东风景近何如。
斯人只合青山老,慢世萧然白石居。
未艾巳能辞组绶,及耆争看指干旟。
行藏吾辈还相让,采药浇花共著书。
夏木阴森四月初,余东风景近何如。
斯人只合青山老,慢世萧然白石居。
未艾巳能辞组绶,及耆争看指干旟。
行藏吾辈还相让,采药浇花共著书。
此诗描绘了一幅隐逸高远的山水画卷。首句“夏木阴森四月初”以夏日初至、树木葱郁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深邃的氛围。接着“余东风景近何如”,诗人以问语引出对东边景色的好奇与期待,暗示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斯人只合青山老,慢世萧然白石居。”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山林、远离尘嚣生活的向往和推崇,将个人理想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融为一体。“未艾巳能辞组绶,及耆争看指干旟。”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官场束缚的厌倦以及对老年时能够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体现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追求。
“行藏吾辈还相让,采药浇花共著书。”最后两句以“行藏”二字点明了诗人的生活态度——无论是行走还是隐居,都应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自由,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享受自然的乐趣,通过采集草药、浇灌花卉等方式,过着简单而充实的生活,并且在闲暇之余著书立说,传承智慧与文化。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理想生活的深情向往,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情操,同时也传递出对友情、自然与文化的深厚情感。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