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舆诵在太行黄河,使君不朽;
修国书传文苑循吏,来者其谁。
揽舆诵在太行黄河,使君不朽;
修国书传文苑循吏,来者其谁。
此挽联以“揽舆诵在太行黄河”开篇,描绘出一幅壮阔的自然景象,太行山与黄河并峙,不仅展现了地理的雄伟,也暗喻了被悼念者的非凡气魄和深远影响。接着,“使君不朽”一句直抒胸臆,高度赞扬了被悼念者如同君主一般,其功业与精神将永垂不朽,激励后人。
“修国书传文苑循吏”进一步揭示了被悼念者的身份与成就,他不仅在国家文献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更是在文学与政坛中树立了典范,成为后世效仿的榜样。这里的“文苑循吏”特指在文学创作与政务管理方面都表现出色的人物,强调了被悼念者在多个领域内的卓越贡献。
最后,“来者其谁”一问,既是对未来的期待,也是对被悼念者影响力的肯定。它意味着,能够达到或超越这位杰出人物的人,未来或许会涌现,但目前尚无人能及。这不仅是对逝者的哀思,更是对后辈的激励,希望他们能继承并发扬前辈的精神与成就。
整体而言,此挽联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与高尚的人格品质相结合,既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又寄寓了对未来人才的期许,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关怀。
扁舟落日成安驿,驿前危樯密如箦。
岸高浪急不得前,争先进寸复退尺。
须臾缆定心稍安,独据胡床坐深夕。
水边灯影正晶荧,陌上铃声还络绎。
才听打鼓按官船,又见驱车送行客。
揽衣近前试问谁,往来一日多数百。
中原征需苦繁剧,江南转输严督责。
况今使者类狼贪,水陆鲜肥随口索。
致令编户疲差役,生计萧条徒四壁。
已将弱女纳官钱,更遣中男补丁额。
曩时河上几人家,今日飘零竟无迹。
请君置此勿复言,言罢空令愁思积。
几点残星散空碧,船头别我东窗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