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虞美人》
《虞美人》全文
清 / 陈方恪   形式: 词

梅花金萼匀香雪。柳眼低相结。东风吹遍上阳春。

肠断满城箫鼓、说升平。笙歌散后游人去。

微润天街雨。酒怀幽思两谁同。

消受玉楼人起、五更钟。

(0)
鉴赏

这首词以梅花和柳树为引子,描绘了一幅早春景象。"梅花金萼匀香雪",形象地写出梅花花瓣如金色的花萼,散发出如雪般的清香,展现了梅花的娇艳与清冷。"柳眼低相结"则描绘了新柳嫩叶低垂,仿佛在相互依偎的情景,富有生机。

"东风吹遍上阳春",东风带来了春天的气息,上阳宫中春意盎然。然而,接下来的情绪转向了哀愁:"肠断满城箫鼓、说升平",热闹的箫鼓声和庆祝升平的气氛,却触动了词人心中的愁绪,让他感到孤独和失落。

"笙歌散后游人去",夜幕降临时,笙歌渐渐消散,游人们离去,留下寂静的街头。"微润天街雨",一场细雨轻轻滋润着街道,更增添了词人内心的孤寂。最后,词人感叹无人共享这份幽深的思绪:"酒怀幽思两谁同",即使饮酒也无法排遣心中的愁绪。

"消受玉楼人起、五更钟",暗示黎明时分,玉楼上的人已醒来,而词人还在五更的寂静中独自承受这份深深的幽思。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转折,展现出词人对世事变迁和个人孤独的感慨。

作者介绍

陈方恪
朝代:清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猜你喜欢

醉花阴·其二瓶梅

疏影一枝风袅袅。暗送寒香小。

浅水照横斜,高士山中,春色生多少。

黄昏孤枕江声悄。新月窥人好。

遥忆绮窗前,晴雪霏霏,银蒜垂帘早。

(0)

水龙吟.梨花,和周美成韵

醉颜消尽东风,一枝迥出纷华地。

暖香吹雪,淡妆欺粉,群芳羞避。

静院无人,闲庭转午,重门深闭。

倚阑干无语,玉容寂寞,为滴尽伤春泪。

愁到黄昏时候,漏声沉、隔墙歌吹。

疏帘淡月,离怀唤醒,梦魂惊起。

细雨帘纤,轻云低娜,不禁春意。

算东皇、独付清标,正好与梅花比。

(0)

八声甘州

又潺潺夜雨湿帘栊,对酒几沈吟。

正眼波轻掠,眉痕浅映,已自春深。

但是无言把手,相对纵清斟。

莫漫伤憔悴,且共登临。

我欲江头留滞,渐沾泥团絮,此意难任。

但明珠还与,双泪咽空襟。念天涯、酒醒何处?

黯今宵、冷落旧征衾。愁孤负,到更残后,梦与谁寻?

(0)

浣溪沙·其一

八月吹凉夜尚微,者时犹自葛为衣,蜻蜓满路打头飞。

取厌尘沙如雾卷,入望楼阁当山围,嚣嚣车马几人归?

(0)

斜阳远.自度曲

斜阳渐远。望旧经行处,垂杨绿遍。

轻尘不碍行人目,算无恙,眉嚬隔窗犹见。

看花节序,恁便流光催换。

黯黯怅芳陌,东头画楼,西畔珠帘。

翠幕逢迎久,怎飞鸟知还?

那人无倦,青衫自捡,多少渍愁啼怨。

(0)

和筱岫次韵元微之咏醉十二篇·其九劝醉

落来山色云同泛,送去春寒雪自消。

风月眼前容我在,未应花外问来朝。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