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惚之中寻有象,杳冥之内觅真精。
有无从此自相入,未见如何想得成。
恍惚之中寻有象,杳冥之内觅真精。
有无从此自相入,未见如何想得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伯端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宇宙、生命和真理追求的深邃思考。开篇“恍惚之中寻有象”,表现出一种迷茫中寻找超验境界的状态,“象”在这里可能指代某种精神象征或哲学概念,表明诗人对超越现实的追求。
“杳冥之内觅真精”一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追求。这里的“杳冥”形容的是一种难以触及的神秘领域,而“真精”则是指那种最纯粹、最本质的东西。这两句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对精神世界探索的画面。
第三句“有无从此自相入”,表达了诗人对于存在与虚无之间关系的独特见解。这里的“有”和“无”是哲学中常讨论的问题,它们之间的界限在诗人的笔下变得模糊,似乎它们能够自然而然地融为一体。
最后,“未见如何想得成”则流露出一种对这种深奥主题难以完全把握的自谦态度。诗人通过这句话表现出一种敬畏之心,同时也传达了对知识和真理认知上的局限性的一种认识。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通过对宇宙与生命本质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哲思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蚤年独出弃繻关,肯作辕驹老故山。
澒洞烟尘尝解难,从容矢石敢投艰。
尚馀长短苏张术,不值风云楚汉间。
还想湖湘对床酌,泪滂原草不胜斑。
又是山寒水绿秋,年华冉冉鬓边流。
一声孤雁人千里,三点寒更月半楼。
宦海浮生成底事,骚人彻骨是长愁。
天空地迥凄凉夜,一曲商歌一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