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穷僻地,先世有林庐。
花曙鸣山鸟,芹春跃岸鱼。
鼓琴仙度曲,种杏客传书。
朋旧如相觅,休嗔礼法疏。
淮南穷僻地,先世有林庐。
花曙鸣山鸟,芹春跃岸鱼。
鼓琴仙度曲,种杏客传书。
朋旧如相觅,休嗔礼法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于淮南偏远之地的生活情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淮南穷僻地”,点明了地点的偏远与环境的宁静,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接着,“先世有林庐”一句,暗示着这里曾有人居住,留下了历史的痕迹,增添了诗的厚重感。
“花曙鸣山鸟,芹春跃岸鱼。”这两句生动描绘了春天早晨的景象,山鸟在晨光中欢快地鸣叫,水边的芹菜在春日里生机勃勃,鱼儿在水中跳跃,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通过这些具体的景物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鼓琴仙度曲,种杏客传书。”这两句则转向了人与自然的互动,诗人以“仙度曲”形容弹琴的高妙,仿佛琴声能引得仙人度曲,体现了艺术的超凡脱俗;“种杏客传书”则可能是指与友人的交往,通过种植杏树来传递友情的信息,寓意深厚,展现了诗人与世无争、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最后,“朋旧如相觅,休嗔礼法疏。”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的期待与热情,同时也流露出对于礼法的宽容态度,即使朋友来访时礼节稍显疏忽也不介意,体现了诗人豁达的心胸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隐逸生活中的恬静与美好,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深刻感悟。
正阳和气万类繁,君王道合天地尊。
黎人耕植于义圃,君子翱翔于礼园。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咎繇为谋不仁远,士会为政群盗奔。
克宽则昆虫内向,彰信则殊俗宅心。
浮桥有月支抱马,上苑有乌孙学琴。
赤玉则南海输赆,白环则西山献琛。
无劳凿空于大夏,不待蹶角于蹛林。
广成爱神鼎,淮南好丹经。
此山具鸾鹤,往来尽仙灵。
瑶草正翕赩,玉树信葱青。
绛气下萦薄,白云上杳冥。
中坐瞰蜿虹,俯伏视流星。
不寻遐怪极,则知耳目惊。
日落长沙渚,曾阴万里生。
藉兰素多意,临风默含情。
方学松柏隐,羞逐市井名。
幸承光诵末,伏思托后旌。
薄言采芑,于彼新田,于此菑亩。
方叔涖止,其车三千,师干之试。
方叔率止,乘其四骐,四骐翼翼。
路车有奭,簟茀鱼服,钩膺鞗革。
薄言采芑,于彼新田,于此中乡。
方叔涖止,其车三千,旂旐央央。
方叔率止,约軧错衡,八鸾玱玱。
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有玱葱珩。
鴥彼飞隼,其飞戾天,亦集爰止。
方叔涖止,其车三千,师干之试。
方叔率止,钲人伐鼓,陈师鞠旅。
显允方叔,伐鼓渊渊,振旅阗阗。
蠢尔蛮荆,大邦为雠。方叔元老,克壮其犹。
方叔率止,执讯获丑。
戎车啴啴,啴啴焞焞,如霆如雷。
显允方叔,征伐猃狁,蛮荆来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