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道逢文通北使归》
《道逢文通北使归》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朱颜使者锦貂裘,笑语春风入贝州。

欲报京都近消息,传声车马少淹留。

行人尽道还家乐,骑士能吹出塞愁。

回首此时空慕羡,惊尘一段向南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àoféngwéntōngběi使shǐguī
sòng / wángānshí

zhūyán使shǐzhějǐndiāoqiúxiàochūnfēngbèizhōu

bàojīngdōujìnxiāochuánshēngchēshǎoyānliú

xíngrénjìndàoháijiāshìnéngchuīchūsāichóu

huíshǒushíkōngxiànjīngchénduànxiàngnánli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北使返回京都时的情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和人物心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归乡之情的深切感受。

"朱颜使者锦貂裘,笑语春风入贝州。"

这里的“朱颜”指的是朝鲜使者的红色面容,这些使者穿着华丽的貂皮大衣,在春风中抵达了贝州,显得非常愉悦。这两句通过对外国来宾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和平与欢乐的气氛。

"欲报京都近消息,传声车马少淹留。"

这两句表明这些使者急于将北方的情况报告给京都,但由于他们行进速度较快,因此在途中停留的时间不多。这反映了信息传递的紧迫性和朝廷对边疆情况的关注。

"行人尽道还家乐,骑士能吹出塞愁。"

这里诗人借用路人的口吻,表达了归乡者对于重返家庭的喜悦。而骑士则能够通过吹奏乐曲来抒发自己在边塞所积累的情感。这些描写既展现了普通百姓和军人的不同情感,也映射出诗人对家国之思的深沉。

"回首此时空慕羡,惊尘一段向南流。"

最后两句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在回望这段旅程时,诗人感到一种无尽的羡慕和留恋,而那些尘世间的小事如同河水般向南方流去。这不仅是对旅途经历的留念,也是对生命中不可持久之美好的一种感慨。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北使归来情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反映出宋代社会对于外交、边疆稳定以及个人情感表达的关注。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登红毛城

巨海水奔流,安平镇最要。

斯地古荷兰,砖城筑何巧。

暮角声清凄,震天万叠炮。

自誇不拔基,伊谁敢与较。

讵知郑氏藩,剑芒日边耀。

吞并气正雄,乾坤庆再造。

割据三十年,舳舻城下绕。

门户键澎湖,台彝奉伪诏。

无何振王师,海氛倏已扫。

扬帆穷绝域,波臣乐前导。

皇恩何汪濊,残黎遍慰劳。

酋长纳款多,诸社齐欢笑。

今我渡江来,城高恣凭眺。

层层磴纡回,霭霭云笼罩。

洁井泉犹甘,地洞路仍拗。

墙宇嗟倾颓,库藏怜破耗。

庭角黑沙堆,榈头残月照。

忽听潮声喧,西风晚狂叫。

鲲身七点浮,戍卒严水道。

羽旂巡残堞,鼓鼙无乱噪。

爱此清晏时,游情随处好。

(0)

春郊即事

独上高原去,怀开眼界空。

傍溪馀竹翠,隔岸见桃红。

草发春前雨,马嘶柳外风。

双柑与斗酒,逸兴谁能同。

(0)

雨后口占

山山浮翠远,处处落红深。

独立柴门外,长歌托素心。

(0)

咏物二十四首

有酒何须好模样,大螺如斗小如瓯。

古来饮器知多少,试问何如智伯头。

(0)

彰化八景

不比寻常水一隈,柴门爱逐海波开。

船撑白昼几行去,灯闹黄昏乱点来。

遥吐珠光浮岛屿,久腾星火照莓苔。

两般佳趣疑相似,共卧渔蓑弄酒杯。

(0)

番俗·其一

包练衣衫最丽都,换年风景野花敷。

金藤耀首新妆裹,答答偏宜宾也珠。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