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珠歌不断是伤心,苕苕入行云。
费低徊欲绝,消除无那,省识花真。
檀板一声催彻,离合迹都陈。
翠雾重烟外,蛾月长颦。
对影琼芳雪艳,悄东风红豆,触拨愁根。
忍人天恋尽,满目更浓春。
赚春衫、无端双泪,暗自惊、犹有未销魂。
天涯路、览江山秀,容易逢君。
袅珠歌不断是伤心,苕苕入行云。
费低徊欲绝,消除无那,省识花真。
檀板一声催彻,离合迹都陈。
翠雾重烟外,蛾月长颦。
对影琼芳雪艳,悄东风红豆,触拨愁根。
忍人天恋尽,满目更浓春。
赚春衫、无端双泪,暗自惊、犹有未销魂。
天涯路、览江山秀,容易逢君。
这首《八声甘州》由清代词人况周颐所作,其情感深沉,意境深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之痛与相思之情。
开篇“袅珠歌不断是伤心”,以珠歌的绵延不绝引出内心的哀伤,将听者带入一种无法自拔的情感漩涡中。“苕苕入行云”则以行云的高远衬托出情感的深邃与难以触及,仿佛情感已超越了现实,飘渺于云端。
“费低徊欲绝,消除无那,省识花真。”这一句通过描述主人公在情感的挣扎中徘徊,试图寻找解脱,却发现自己对花的真谛也难以理解,暗示了情感的复杂与难以言喻。接下来,“檀板一声催彻,离合迹都陈。”以檀板的敲击声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残酷,离合的痕迹在时间的长河中逐渐显现,增加了情感的厚重感。
“翠雾重烟外,蛾月长颦。”通过描绘远处的翠雾和蛾月,营造了一种朦胧而忧郁的氛围,仿佛主人公的心境被一层层的雾气所包裹,无法清晰地看到前方的道路。这句中的“蛾月长颦”更是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因思念而眉头紧锁的情态。
“对影琼芳雪艳,悄东风红豆,触拨愁根。”这一段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主人公在月下独自对影,琼芳雪艳的景象虽美,却难以驱散内心的愁绪。东风中的红豆触动了内心深处的愁根,使得情感更加难以抑制。
“忍人天恋尽,满目更浓春。”在经历了种种离别与相思之后,主人公似乎已经看透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但面对满目的春色,心中的愁绪反而更加浓烈,暗示了情感的复杂与难以摆脱。
最后,“赚春衫、无端双泪,暗自惊、犹有未销魂。”主人公在不经意间泪水滑落,春衫湿透,内心不禁感到惊异,原来即使经过了这么多,那份未消的魂魄仍在,情感依旧难以完全释怀。
“天涯路、览江山秀,容易逢君。”尽管身处天涯,但只要能够欣赏到山川之美,就容易遇到心上之人,表达了即使在遥远的地方,心中仍存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爱人的期待。
整体而言,《八声甘州》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离别之痛与相思之情的深刻与复杂,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