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树郁不极,汉沔水秋绿。
六代虽已遐,真气此酣足。
携酌据高舷,吟情共谁索?
东海有离人,仰月坐荒屋。
云树郁不极,汉沔水秋绿。
六代虽已遐,真气此酣足。
携酌据高舷,吟情共谁索?
东海有离人,仰月坐荒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苍凉的画面,通过云树、汉沔水、六代遗迹、东海离人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孤独的氛围。
首句“云树郁不极,汉沔水秋绿”,以“云树”与“汉沔水”构成画面的主体,云雾缭绕的树木与秋日碧绿的汉沔水相互映衬,展现出自然景观的壮美与生机。这里的“汉沔水”特指汉江与沔水交汇处的景色,秋天的绿色给人一种清新而又深邃的感觉。
接着,“六代虽已遐,真气此酣足”,将视线拉回历史,提到六代(这里可能指的是历史上多个朝代)虽已远去,但这里的“真气”——即真正的精神或气质,却依然充沛,暗示着这片土地上曾经辉煌的历史与文化仍然在某种程度上得以延续和体现。
“携酌据高舷,吟情共谁索?”则描绘了诗人独自饮酒、吟诗的情景,站在高高的船舷上,内心的情感似乎无处诉说,只有借酒浇愁,通过吟诗来表达自己的思绪。这种孤独与自我反思的场景,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情感的复杂性。
最后,“东海有离人,仰月坐荒屋。”将视角转向远方,提到东海边有一个离别之人,对着明月坐在破旧的屋子里,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也暗含了对人生离合、岁月流转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人生以及友情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