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青山欲细看,如何不在户庭间。
聊移野外玲珑石,来作窗前重叠山。
拄笏已堪供啸咏,杖藜还更得跻攀。
莫言道院过从少,亦有修眉相伴闲。
我爱青山欲细看,如何不在户庭间。
聊移野外玲珑石,来作窗前重叠山。
拄笏已堪供啸咏,杖藜还更得跻攀。
莫言道院过从少,亦有修眉相伴闲。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通过在家中布置假山来满足这种热爱的心情。开篇“我爱青山欲细看,如何不在户庭间”表达了诗人对远方青山的向往和眷恋,以及希望将这份美景带入家庭生活的愿望。
接下来的“聊移野外玲珑石,来作窗前重叠山”则展示了诗人如何通过收集自然中的美丽石头,在家中布置假山,以此满足自己的愿望。这里的“玲珑石”形容的是那些有着奇特形状和色彩的石头,而“重叠山”则是指在窗前堆积起来的小型山丘。
第三句“拄笏已堪供啸咏,杖藜还更得跻攀”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如何在假山旁摆放笔筒(拄笏),准备着去吟诵文章或赋诗。这里的“杖藜”则是指那些长满了苔藓的小竹子,诗人希望通过这些小竹子来增加布置的生动感。
最后两句“我爱青山欲细看,如何不在户庭间。莫言道院过从少,亦有修眉相伴闲”表达了一种宁愿在家中静观自然之美,而不愿意外出忙碌的生活态度。这里的“修眉”是指一种修饰或整理的行为,意味着诗人希望在假山旁享受一份宁静与和谐。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假山的布置和欣赏,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切热爱,以及追求内心平和与宁静生活状态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