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宜春县斋寒食日作》
《宜春县斋寒食日作》全文
宋 / 赵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故知寒食住为佳,可奈携家更忆家。

忧乐相寻定何种,死生如梦本无涯。

节中天色少来旧,诗里风光别去嗟。

李径桃蹊事虽退,柳行因雨未抛花。

(0)
注释
故知:因此深知。
寒食:古代节日,清明前一天,禁烟火只吃冷食。
住为佳:居住在这里最为适宜。
奈:无奈。
携家:带着家人。
更忆家:更加想念家乡。
忧乐:忧虑与快乐。
寻定:相互交织。
死生:生死。
如梦:如同梦境。
无涯:无边无际。
节中:节日里。
天色:天空。
少来旧:少见往日的。
诗里风光:诗中的景色。
别去嗟:感叹已逝去。
李径:李树小径。
桃蹊:桃林。
事虽退:春色已褪去。
柳行:柳树行。
未抛花:还未完全落下花朵。
翻译
所以知道在寒食节居住是好的,却无奈带着全家更加思念家乡。
忧虑与快乐相互交织会是什么感觉呢?生死如同梦境,本就无边无际。
节日里的天空少见往日的晴朗,诗中的景色也感叹着已逝去的时光。
尽管李树小径和桃林的春色已经褪去,但柳树行因雨还未完全抛下花朵。
鉴赏

这首宋诗《宜春县斋寒食日作》是赵蕃所写,表达了诗人对寒食节的独特感受和对家国的深深忧虑。首句“故知寒食住为佳”表明诗人深知在寒食节这个传统节日里静居斋中自有其佳处,然而接下来的“可奈携家更忆家”却透露出诗人心中的无奈与思念,因为即使身在斋中,也难以抑制对亲人的牵挂。

“忧乐相寻定何种”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忧虑与快乐交织,不知何以自处。他感慨人生如梦,“死生如梦本无涯”,生死之境如同梦境一般虚无缥缈,流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认识。

“节中天色少来旧”描绘了寒食节的景象,天空中少有往昔的热闹气氛,而“诗里风光别去嗟”则通过诗歌寄托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感叹。最后两句“李径桃蹊事虽退,柳行因雨未抛花”以景结情,虽然春天的景色稍有退去,但雨中的柳树依然保留着花朵,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希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节日的感慨,又有对人生的哲思,展现了赵蕃独特的文学造诣和人生体验。

作者介绍

赵蕃
朝代:唐

猜你喜欢

题敬爱诗后

高唐不是这高塘,淮畔荆南各异方。

若向此中求荐枕,参差笑杀楚襄王。

(0)

石床石鉴

麓床高接天,伏虎上栖烟。

松低轻盖偃,藤细若钩悬。

石明如挂镜,照物别媸妍。

鹤鸾时弄影,何处觅神仙。

(0)

感兴六首·其三

裂素持作书,将寄万里怀。

眷眷待远信,竟岁无人来。

征鸿务随阳,又不为我栖。

委之在深箧,蠹鱼坏其题。

何如投水中,流落他人开。

不惜他人开,但恐生是非。

(0)

杂曲歌辞.夜坐吟

冬夜夜寒觉夜长,沈吟久坐坐北堂。

冰合井泉月入闺,金缸青凝照悲啼。

金缸灭,啼转多。掩妾泪,听君歌。歌有声,妾有情。

情声合,两无违。一语不入意,从君万曲梁尘飞。

(0)

拟古十二首·其七

世路今太行,回车竟何托。

万族皆凋枯,遂无少可乐。

旷野多白骨,幽魂共销铄。

荣贵当及时,春华宜照灼。

人非昆山玉,安得长璀错。

身没期不朽,荣名在麟阁。

(0)

游秋浦白笴陂二首·其一

何处夜行好,月明白笴陂。

山光摇积雪,猿影挂寒枝。

但恐佳景晚,小令归棹移。

人来有清兴,及此有相思。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