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古十二首·其七》
《拟古十二首·其七》全文
唐 / 李白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世路今太行,回车竟何托。

万族皆凋枯,遂无少可乐。

旷野多白骨,幽魂共销铄。

荣贵当及时,春华宜照灼。

人非昆山玉,安得长璀错。

身没期不朽,荣名在麟阁。

(0)
翻译
世间的道路如今像太行山般艰难,我该把车轮转向何处寻找依托?
万物都已凋零枯萎,没有什么值得快乐的事。
荒野上散落着众多白骨,幽魂们一同消融在烈火中。
荣耀富贵应当及时把握,如春天的花朵般灿烂照耀。
人并非昆山的美玉,怎能永远光彩夺目。
即使身体最终消失,也要期望名声永垂不朽,列入麒麟阁的光荣名录。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诗歌。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充满了悲凉和警醒。"世路今太行,回车竟何托",表明人在尘世间奔波,但到了尽头处,却发现一切都无法依赖。这两句直接点出了人生的无常和虚幻。

接着的"万族皆凋枯,遂无少可乐",描绘出一个衰败和荒凉的景象,强调了世间万物皆不可长久,也没有持久的快乐之处。这里的"万族"可能是指代人或事物,凋枯则代表着衰退与消亡。

"旷野多白骨,幽魂共销铄"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荒凉和死亡的氛围。旷野中的白骨象征着生命的终结,而幽魂共销铄则暗示了那些逝去生命的灵魂也随之消散。

诗人在接下来的"荣贵当及时,春华宜照灼"中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即在荣耀和富贵到来的时候要及时享受,因为像春天的花朵一样,美好而短暂。"春华宜照灼"中的"照灼"一词,意味着应该在春光之下尽情享受生活。

最后两句"人非昆山玉,安得长璀错。身没期不朽,荣名在麟阁"则表达了人非仙石,不可能永恒,以及即使肉体消亡,但荣耀和美好的名字可以流传于世。这一段强调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生与死、衰败与繁华,告诫人们要珍惜当下,因为一切都不可长久。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朝代:唐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生辰:701年-762年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点绛唇·怯雨羞云

怯雨羞云,翠鬟初按檀槽就。
赏心时候。
常劝花间酒。
慢捻轻拢,怨感随纤手。
胡沙奏。
几行红袖。
都道谁家有。

(0)

点绛唇·秋雨弥空

秋雨弥空,冷侵窗户琴书润。
四檐成韵。
孤坐无人问。
壮志消沈,喜入清闲运。
常安分。
炷烟飘尽。
更拨余香烬。

(0)

点绛唇·有个庵儿

有个庵儿,做来不大元非小。
阳光常照。
坐卧谁知道。
炼得丹砂,不是人间灶。
冲和妙。
鹤鸣猿啸。
一任西风老。

(0)

点绛唇·不厌频来

不厌频来,探梅选胜湖山里。
瑶林琼蕊。
真是游方外。
玉殿珠楼,不并人间世。
何妨醉。
都无寒意。
满坐惟和气。

(0)

鹧鸪天·准拟中秋快客情

准拟中秋快客情。
新亭雨后喜登临。
彩蟾特地中宵出,吹散层云十日阴。
松露重,月烟深。
祥云捧玉到天心。
金波动是经年别,为酌金荷醉碧琳。

(0)

鹧鸪天·枫落吴江肃晓霜

枫落吴江肃晓霜。
洞庭波静耿云光。
芳苞照眼黄金嫩,纤指开新白玉香。
盐胜雪,喜初尝。
微酸历齿助新妆。
直须满劝三山酒,更喜持杯云水乡。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