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是从空涌,端宜凌汉看。
虬枝吉云拥,蚌颗瑞星攒。
信可名仙品,宁称挂食单。
稀珍惟五鬣,方物重三韩。
朗朗千秋镜,层层七宝栏。
还疑赤松子,头著紫莲冠。
岂是从空涌,端宜凌汉看。
虬枝吉云拥,蚌颗瑞星攒。
信可名仙品,宁称挂食单。
稀珍惟五鬣,方物重三韩。
朗朗千秋镜,层层七宝栏。
还疑赤松子,头著紫莲冠。
这首诗以“再咏松塔六韵”为题,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诗中描绘了松塔的壮丽景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松塔的非凡之美。
首先,“岂是从空涌,端宜凌汉看。”这两句开篇即以问句形式,表达了对松塔高耸入云的赞叹,仿佛它不是从地面自然生长,而是直接从天际涌现,令人仰望。接着,“虬枝吉云拥,蚌颗瑞星攒。”进一步描绘了松塔的枝干如龙蛇般蜿蜒盘旋,与周围的云彩相拥,而松塔上的果实则如同珍珠般密集,星光点点,寓意吉祥与瑞气。
“信可名仙品,宁称挂食单。”这两句赞美松塔不仅外观美丽,更具有仙界的品质,不应仅仅作为食物的点缀。接下来,“稀珍惟五鬣,方物重三韩。”指出松塔是罕见的珍品,特别受到东方国家的重视,暗示其在文化中的独特地位。
“朗朗千秋镜,层层七宝栏。”将松塔比作千年的明镜,映照着历史的光辉,同时又像是层层叠叠的宝库之门,充满了神秘与价值。最后,“还疑赤松子,头著紫莲冠。”以传说中的仙人赤松子为例,想象他头戴紫色莲花冠,与松塔相映成趣,增添了诗歌的神话色彩和浪漫气息。
整首诗通过对松塔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也融入了文化、历史和神话的元素,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霜风何凄厉,兰萧同枯萎。
念此鼻为酸,恻怆中心悲。
由来无丑好,众女嫉蛾眉。
数罟困巨鱼,盐车厄天骐。
况复值怨仇,贝锦成祸机。
俯首无所诉,菹醢听所为。
向非知己者,虽死谁明之。
君子有行役,后会在何时。
欲别不敢往,瞻望涕涟洏。
援笔抚我心,为公吐此词。
辟俗无所之,步寻招提游。
颓垣蔽蓬艾,破屋坏不脩。
老僧俗念净,静坐百不忧。
浮云有逸态,止水无急流。
乃知我辈人,苦受世累囚。
朅来得此地,稍觉心休休。
窗前几丛菊,青蕊亦巳稠。
爱之不忍采,留作山房秋。
何当移四松,伴汝成清幽。
南冈与北岭,路近颇易求。
他年风雨夜,来听龙吟愁。
我家城东南,数日过城北。
马家池头竹树幽,破晓来看雨中色。
我思移竹先移居,近乞数笋栽东隅。
待其干老笋复茁,影覆一室真吾庐。
君于此意亦三复,笔底森森绘寒玉。
夜阑题竹复赠君,惊笋出我墙东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