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建阳二首·其一》
《过建阳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溪上重来两鬓丝,岂知拙政久犹思。

旄倪欲见叶公面,香火共存朱邑祠。

争劝令君持酒盏,不容老子闭车帷。

谁言俗薄今非古,我与斯民各秉彝。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过建阳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首句“溪上重来两鬓丝”描绘出诗人再次漫步于溪边,见到头发斑白的自己,不禁感慨万千。这里的“两鬓丝”指的是头上的白发,是年老的象征,显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受。

接着,“岂知拙政久犹思”表明诗人虽然身处平淡的生活,但内心依旧怀念着往日的繁华与功业。这里的“拙政”暗示着作者可能曾经担任官职,后来退出政治舞台,而“犹思”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不舍。

第三句“旄倪欲见叶公面”中,“旄倪”形容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悠长。诗人表达了想要再次见到故人的愿望,这里的“叶公”可能是指一位朋友或是一位尊敬的人物。

紧接着,“香火共存朱邑祠”则描绘了一种宗教仪式中的情景。“香火”象征着祭祀和纪念,而“朱邑祠”则是指古代的一种宗庙。这里诗人通过这种场景,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以及对过往记忆的珍视。

在第五句“我与斯民各秉彝”中,“我与斯民”意为“我们这些平凡的人”,而“各秉彝”则意味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和使命。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作为普通百姓的自觉,并且强调了即便是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也应当认真履行个人的责任。

最后,“争劝令君持酒盏,不容老子闭车帷”则是对友人的一种劝酒和邀请。诗人不想让朋友离开,希望他能留下来共饮,同时“老子”自指,显示出诗人在友谊中的真诚与热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感慨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往昔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朋友深厚的情谊。同时,这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以及在平凡生活中保持个人责任感的态度。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秋日舟泊青龙阁二首·其二

青龙阁上任遨游,四面风光画里收。

鱼艇往来喧晚市,雁声嘹亮起汀洲。

一湖秋水明如镜,两岸垂杨翠欲流。

他日兰房归去后,也应魂梦恋清幽。

(0)

读绮怀诗.步原韵二首·其一

檀板歌场忆昔年,鸾飘凤泊总凄然。

从来花月多增感,但作鸳鸯即是仙。

万种牢愁传彩笔,数行别意写云笺。

珠联璧合成虚愿,炼石终难补恨天。

(0)

病中二首·其二

恹恹一病总缠绵,谁把青囊妙术传。

最是深宵眠不得,孤灯愁对夜如年。

(0)

画竹

沉沉销尽鸭炉香,秋雨秋风送晚凉。

拾得幽情无赠处,一池新墨写潇湘。

(0)

读《史记》四十首·其三十九书马字

书马字,连尾五,今不足,奈何许,一时惶恐汗出泚,上若知之谴死矣。

万石家,号纯谨,失之愚,亦堪悯。

君不见,车中几马何烦计,以策数毕乃敢对,呜呼难兄与难弟。

(0)

渔家傲.月夜泊五厍

薛淀湖边新雨霁。厍公山下孤帆系。

月到夭心天亦喜。风不起。白莲香静鸳鸯睡。

浦树江云离绪寄。莺花过眼如流水。

自谱新词传绮思。谁共倚。松陵路尽波无际。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