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永元来,阉监专天威。
桓灵遂其恶,炎祚日已微。
三君就奸刃,八俊幽阛扉。
泰蟠仅保身,历历皆危机。
贤哲既云亡,邦国将焉依。
瞻乌止谁屋,识者涕泪挥。
自从永元来,阉监专天威。
桓灵遂其恶,炎祚日已微。
三君就奸刃,八俊幽阛扉。
泰蟠仅保身,历历皆危机。
贤哲既云亡,邦国将焉依。
瞻乌止谁屋,识者涕泪挥。
这首明代诗人李昱的《古风三首(其三)》描绘了自东汉永元年间以来宦官专权的黑暗景象。诗中提到的“阉监”指宦官,“天威”象征皇权,暗示了桓帝、灵帝时期的腐败。"炎祚日已微"表达了朝代的衰落,"三君就奸刃,八俊幽阛扉"则揭示了忠良被陷害的残酷现实。"泰蟠仅保身"暗示了身处险境的官员们只能自保,而"贤哲既云亡,邦国将焉依"则表达了对国家未来和贤能之士缺失的忧虑。最后两句"瞻乌止谁屋,识者涕泪挥"以乌鸦找不到栖息之处比喻国家无主,知情者为之悲泣,表达了深深的哀叹和对时局的无奈。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揭示了明朝中期政治的动荡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