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过小田溪,崆峒傍路西。
巧从天地设,幽称鬼神栖。
雨足苍苔润,云深白日迷。
穷探吾未暇,对景谩留题。
晓过小田溪,崆峒傍路西。
巧从天地设,幽称鬼神栖。
雨足苍苔润,云深白日迷。
穷探吾未暇,对景谩留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经过小田溪,偶遇路西一处奇特洞穴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神秘魅力。
首句“晓过小田溪”,点明时间与地点,清晨时分,诗人行经小田溪,为整幅画面铺垫了清新的氛围。接着,“崆峒傍路西”一句,以崆峒山作为背景,暗示了洞穴所在的位置,同时也增添了地理上的壮丽感。
“巧从天地设,幽称鬼神栖”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景观赋予了生命,赞美了大自然的巧妙设计与洞穴的幽静,仿佛是鬼神的居所,充满了神秘色彩。
“雨足苍苔润,云深白日迷”描绘了洞穴周围的环境,雨水滋养了苍苔,使得地面湿润,而云雾缭绕,使得白日也变得朦胧不清,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最后,“穷探吾未暇,对景谩留题”表达了诗人对洞穴的探索欲,但因时间有限未能深入,只能对着眼前的景色留下自己的感慨与题记,流露出一丝遗憾与向往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酒箴酒颂日夜读,后喜伯伦前子云。
浪说平生三万卷,一言无用总虚文。
元日如常日,閒人更老人。
后杯真寿酒,便服胜朝绅。
何物称三品,今朝过六旬。
候门怜稚子,莫放杏梢春。
畴昔留此寺,亦兹腊雪天。
天寒了不异,俯仰十一年。
是时尚守郡,赴逮趋淮壖。
不知坐何事,自省无尤愆。
家有屋几间,亦有数顷田。
书生未甚穷。
不忧无酒钱。
事白夏至秋,然后得南旋。
即今身自由,幸已不属官。
客贫一物无,驾此如叶船。
四仆色常饥,况望酣与羶。
家人九霄外,何由致橐饘。
岂不亦念我,逢曲流馋涎。
我非不欲仕,危途畏隮颠。
势虽已窘迫,心终无忧煎。
新岁六十二,白发被两肩。
尚堪屈此膝,跪起贵要前。
访旧非得已,谁当佐腰缠。
尅日可以归,小俟春牛鞭。
一行城外路,事事胜城中。
是处稻争绿,谁家莲忽红。
深篱幽户闭,小水暗渠通。
独坐谋诗句,何人识此翁。
楚调悠然抑更扬,四愁平子五噫梁。
身同落叶常无定,□比寒花似较长。
但喜有乡频得醉,不知何药号为狂。
芬香臭腐俱尘土,莫问桑田与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