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霞蔚峰腰,松篁匝洞口。
如如应真辈,洞里乾坤守。
常教月印心,不碍树生肘。
每来寻故迹,是岂非昔有。
点缀一新之,将毋著相否。
烟霞蔚峰腰,松篁匝洞口。
如如应真辈,洞里乾坤守。
常教月印心,不碍树生肘。
每来寻故迹,是岂非昔有。
点缀一新之,将毋著相否。
此诗描绘了玉泉山罗汉洞的幽静与神秘氛围。首句“烟霞蔚峰腰,松篁匝洞口”以烟霞缭绕、松竹环绕的景象,勾勒出洞穴所在环境的清幽与自然之美。接着,“如如应真辈,洞里乾坤守”一句,运用佛教中的“应真”(即佛门高僧)形象,暗示洞中可能隐藏着修行者的智慧与宁静,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常教月印心,不碍树生肘”则进一步展现了洞内与外界的和谐共生,月光映照心灵,树木生长于旁,既体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寓意着内心的平和与宇宙的广阔。最后,“每来寻故迹,是岂非昔有。点缀一新之,将毋著相否”表达了诗人对过往与现在的思考,既有对历史痕迹的追寻,也有对当下变化的敏感,同时提醒自己不应过于执着于外在形式,而应保持内心的纯净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生、过去与现在、物质与精神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充满了禅意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