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师兄庵住香山寄·其二》
《师兄庵住香山寄·其二》全文
宋 / 吴惟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身陷清贫乐有馀,风流人物称山居。

虚堂扫地犹持课,隐几看云罢读书。

破碎衣裳多自补,髼松头发少曾梳。

有时行向湖边去,闲对渔翁话古初。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香山师兄庵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其虽身处清贫却乐在其中的洒脱与淡泊。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出这位风流人物的日常,从扫地持课到看云读书,再到修补衣裳、梳理头发的细节,无不体现出他简朴而充实的生活态度。

“身陷清贫乐有馀”,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的生活环境和心境。身处清贫之中,却能从中寻得乐趣,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也是对物质追求之外精神富足的体现。

“风流人物称山居”,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的身份和选择。山居生活不仅是对自然的亲近,更是对自由和个性的追求,体现了其不同于世俗的风流气质。

“虚堂扫地犹持课,隐几看云罢读书”,这两句描绘了主人公日常生活的两个场景:扫地和读书。扫地时不忘诵读经文,读书之余抬头望云,这样的生活既有修行的严谨,又有闲适的自在,展现出一种平衡和谐的生活哲学。

“破碎衣裳多自补,髼松头发少曾梳”,通过修补衣物和不常梳理头发的细节,进一步表现了主人公简朴的生活方式和对物质的淡然态度。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实则蕴含着对自我节制和内心宁静的追求。

“有时行向湖边去,闲对渔翁话古初”,最后两句将画面推向室外,主人公偶尔漫步湖边,与渔翁交谈,探讨古代的智慧。这种与自然和智者交流的场景,不仅丰富了日常生活,也深化了对人生、宇宙的思考,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精神自由与和谐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文化、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欣赏,是一幅生动的隐逸生活画卷。

作者介绍

吴惟信
朝代:宋   字:仲孚   籍贯:霅川(今浙江吴兴)

吴惟信,字仲孚,霅川(今浙江吴兴)人。南宋后期诗人。 
猜你喜欢

云卿父子有宛丘之行作二诗为饯·其一

阳春到上林,百卉纷白红。

岸谷稍敷腴,溪光亦冲融。

独有石间柏,不落鼓舞中。

期君如此木,岁晚延清风。

(0)

秋雨小霁湖阳道中

一雨初晴菊瘁花,朝来啼杀报晴鸦。

地邻异域空怀古,人对残秋更忆家。

十月红炉是明日,往年新火醉流霞。

匆匆又上湖阳道,何处还堪驻客槎。

(0)

内族子锐归来堂

一旦能知梦里真,平生看破主中宾。

归来堂上忘形友,名利场边税驾人。

东郭风烟宜蕙帐,南山猿鹤识纶巾。

清尊雅趣閒棋味,盏盏冲和局局新。

(0)

薛鼎臣罢登封

弄人鼓笛不相疑,便著当场傀儡衣。

终日抱饥唯饮水,也和醉客一时归。

(0)

丁亥三月二十五日雪

夬变乾将至,阴凝阳不流。

雨飞犹带雪,风急似号秋。

草木无春意,关河惨客愁。

天心宁易测,三叹索冬裘。

(0)

寄裕之二首·其一

汩没兵尘满鬓霜,买邻心乐古清凉。

閒陪老秀春行脚,闷欠臞元夜对床。

正欲脱身求兔窟,谁能随世转羊肠。

南阳未比嵩阳好,满眼交游即故乡。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