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人鼓笛不相疑,便著当场傀儡衣。
终日抱饥唯饮水,也和醉客一时归。
弄人鼓笛不相疑,便著当场傀儡衣。
终日抱饥唯饮水,也和醉客一时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场景,通过“弄人鼓笛”这一细节,展现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表演氛围。诗人以“不相疑”三字,强调了观众对表演者的信任与认同,仿佛他们之间有着某种默契,共同沉浸在艺术的世界里。
接着,“便著当场傀儡衣”一句,巧妙地将表演者比作傀儡,暗示了他们在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无论是喜是悲,都由观众的情绪所引导。这种比喻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隐含着对表演者技艺高超的赞美。
“终日抱饥唯饮水”这一句,通过描述表演者的生活状态,揭示了他们可能面临的艰辛与不易。在物质匮乏的时代背景下,表演者依然坚持艺术追求,以水充饥,体现了他们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
最后,“也和醉客一时归”则以“醉客”为喻,形象地表达了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共鸣与融合。即使在表演结束后,观众与表演者似乎仍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中,难以自拔,共同体验了一次心灵的盛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表演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艺术与生活、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艺术对人们情感的深刻影响。它不仅赞美了表演者的才华与奉献精神,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艺术的尊重与向往。
楚郭微雨收,荆门遥在目。
漾舟水云里,日暮春江绿。
霁华静洲渚,暝色连松竹。
月出波上时,人归渡头宿。
一身已无累,万事更何欲。
渔父自夷犹,白鸥不羁束。
既怜沧浪水,复爱沧浪曲。
不见眼中人,相思心断续。
松路向精舍,花龛归老僧。
闲云随锡杖,落日低金绳。
入夜翠微里,千峰明一灯。
对水看山别离,孤舟日暮行迟。
江南江北春草,独向金陵去时。
万里闽中去渺然,孤舟水上入寒烟。
辕门拜首儒衣弊,貌似牢之岂不怜。